2015年5月6日(三)
導賞團大約一個半小時,之後回到起點齋堂,每位參學者都會免費分派一個齋包,真好吃,老師及得閒都忍不住要多吃一個。
休息過後。剛才聽完講解後,現在我們自由的重遊一次。這次在寺內我們逗留了3小時,不過,還有很多東西未體會,下次要再來。
慈山寺戶外觀音像為白衣觀音,白色為眾色之本,代表純潔無染。觀音像由青銅合金鑄造,像身高63米,立於三層青銅蓮台之,上蓮台高7米,下設6米高麻石基座,總高76米,聖像外噴塗白色氟碳自淨漆。其造型追模宋式。
素白觀音聖像慈悲莊嚴,頭頂髮髻中現阿彌陀佛像,寓意無量法力庇佑眾生。
其右手持智慧寶珠──摩尼珠。
左手持淨瓶,施撒淨水,清涼世界。
法身佩戴瓔珞,衣帶當,風典雅飄逸兼具。
1... 觀音頭部微微低垂,俯瞰眾生,
以慈悲與智慧廣度一切有情。
2... 在慈悲道中間,
觀音聖像正前方設有一個銅制水盂,
名「千處應」為參訪者供水之用。
3... 雞蛋花
4... 導賞團完結,
每人可免費食齋包一個。
5... 「平常心是道」
6... 平常心,即不起分別、
不起波動的心,
不執著於是、非、取、捨,
以不造作的平常心來待人接物,
這就是「道」。
7... 開始自由行,
大家都為觀音聖像取不同角度拍攝。
不同角度都同樣感到慈悲的神情。
8...
9... 沿著斜路到觀音腳下
10... 大家都嚮往今天的慈山寺遊
11... 再接近一點,又另一角度下。
12... 回看觀音大道
走到觀音聖像座下,圍著聖像繞圈,可以仔細欣賞製造者的精妙手工。
13... 終於走到觀音座下。
好美的衣帶飄揚著,
用青銅可以造成這麽飄揚感。
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後,佛像上的瓔珞也為人們所仿效。瓔珞就是古代用絲線珠玉等編織起來的可掛的裝飾物,像現在的平安結,有時也被當作長命鎖。
在佛像身上的瓔珞是指菩薩修行積聚的功德資糧。
14... 身佩戴瓔珞。
15... 如天上下降
16... 有三個人身高的摩尼珠及淨瓶
17... 好精美的手工
18... 柔軟的手拿著智慧寶珠
19... 飄逸的衣裳,
手工極精緻。
20...
21...
22...
23...
24... 慈祥的面容
25... 施撒淨水,清涼世界。
26... 我們也在這個處水池向觀音像供水,
據師兄說,我們要雙手捧著木碗,
由這裡經過慈悲道,
將水供到千處應(即觀音像下的銅制水盂),
盡量避免水濺出。
27... 大家都成功供水
28... 觀音下的十八棵羅漢松
29... 再影第三代的菩提聖樹,
希望未來可以看見它茂密起來。
30... 洛迦池,
地上的雕砌就如池水一樣一圈一圈的散開。
31... 再到大雄寶殿
32...
33... 義工師兄說,
供奉的祭品每一樣都有意思。
生果、花、香、油、水等都各有意義。
34... 菩提樹與觀音聖像
35... 大雄寶殿旁的「藏經閣」
36... 「普門」與觀音
一念心清淨,蓮花處處開。
37... 蓮花池內有不同顏色的蓮花,
我們又影不停手。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真正的並頭蓮
47...
48...
49...
50...
51... 回頭山門,又見「啍哈二將」,
精巧的手工又吸引我們停下來拍照。
52... 大壩
53... 離開寺前繼續流連在「歡喜地」拍照。
54...
分享一個慈悲與智慧的故事(轉載自2014-10-13 《信報》
一位禪修者在河邊打坐時,聽到水中有些輕微的聲音。睜開眼晴一看,原來是一隻蠍子從樹上掉到河裏,正在水中掙扎。他伸手把牠撈上來,卻被蠍子豎起的毒刺螫了一下。他把蠍子放到岸上,繼續打坐。
過了一會兒,他又聽到水中有些聲音,睜開眼晴一看,蠍子又掉到水裏了。他又把牠救上來,當然又被螫了一下。他繼續打坐。
過了一會兒,他又有了同樣的遭遇。旁邊有位漁夫忍不住說:「你難道不知道蠍子會螫人嗎?」
禪修者回答:「知道,已被牠螫過三次了。」
漁夫:「那你為甚麽還要救牠?」
禪修者:「螫人是牠的本性,慈悲是我的本性。我的本性不會因為牠的本性而改變。」
這時,他又聽到水中傳來的聲音,一看,還是那隻蠍子。他看看自己腫起來的手,看著水裏掙扎著的蠍子。他毫不猶豫地再次向牠伸出手去。
這時,漁夫把一條乾枯了的樹枝遞到他手上。禪修者用這根樹枝撈起蠍子,放到岸邊。
漁夫微笑著說:「生活裏,我們需要慈悲,但也同時需要一點智慧。」
佛教對「慈悲」的一個較常見的註解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意思如基督教所提倡的「愛人如己」大同小異。
「觀自在菩薩」即觀世音菩薩,當菩薩現慈悲相時,能聽到世間各種苦,難並施以援手。而當菩薩進入禪定並得到智慧時,就會現「自在」相,因而被稱為「觀自在菩薩」。
菩薩集慈悲與智慧於一身,故能「悲智雙運」。
55... 「悲智雙運」的觀音像。
56...
57...
58... 繡球花
59... 迴旋處看鼓樓
60... 13:30 離開了
61...
訪完慈山寺,順道去參觀三宮廟。
62...
63... 遠看觀音像
64,,, 船灣三宮廟,
包括有協天宮(中)、天后宮(右)及孔聖宮(左),
分別供奉關羽、天后及孔子。
寺內有很多清朝道光年的古物。
65... 協天宮供奉關羽
5月19日~ 6月18日外遊,
回來再見!
慈山寺內安排的活動:
1. 茶禪:直接體驗●品味生活。
禪,是訓練心的方法,旨在提升專注力和覺察力,讓我們領悟世情的真諦。
品茶的時候,從茶香、茶、色茶潊和泡茶的聲音去感受當下,體會怠官和心的互動變化。
2. 供水:洗滌心靈●回歸本性。
水,代表清淨的心。以我們最珍貴的清淨心作為禮物,供奉觀音菩薩,代青尊敬和感恩觀音的慈悲精神。
托著水缽走在慈悲路上,透過照顧水,去照顧自己的心,你會體驗到:滴水不漏的關鍵就在於覺察、專注和放鬆。澄淨如水的心,方向明晰,能讓我們踏上快樂之道。
3. 抄經:專注當下●反思生命。
超越陶冶性情的書法,抄經的重點,不在於文字的美醜,而在臨摹經文時,放下自我、專注當下,一心一意跟從經帖的筆跡,覺察呼吸如何影響落筆的節奏,心情如何影響呼吸的規律。漸漸地,害伯沉悶的不安會減退,我們會更認識自己。
抄經的另一個好處,是親近正向思維。佛經字字珠璣,是從二千五百年前遺留下來的處世智慧,蘊涵啓迪心靈的哲理。抄經以恆,可以把珍貴的義理植入心田,有助整合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為自己確立生命的意義。
4. 行禪:融合身心●連結自然。
是連結身心的練習,專注每一個步伐,把散亂的心帶回身體,覺察雙腳在當下與土地能互動。慢慢地,身心會同步放鬆,融合和諧。
了解牛命的規律,就不會堅持偏離現實的執著,能夠輕身上路,珍惜當下所有,並欣賞沿途萬變的風光。
你哋好快手呀, 參觀之外仲有堂上?
回覆刪除不是上堂,是導賞團。
刪除在他們來說稱我們是參學者。
刪除No 2
回覆刪除要一個月後見了
刪除又係第三
回覆刪除3姐你好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