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日 (日)
粉嶺站 ~ 麻雀嶺村 ~ 紅花寨 (489米)
~ 紅花嶺 (493米) ~ 蓮麻坑礦洞 ~
麥景陶碉堡 (礦山) ~ 蓮麻坑村 ~
蓮麻坑檢查站(打鼓嶺12號警崗)
(10:15 ~ 16:35,8.15公里,6小時20分)
繼續4人限聚令下行山。
行這條路線已經是2016年,
不經不覺又5年多了。
蓮麻坑村在2016年1月開放,
在開放之前,
我們去探蓮麻坑礦洞需要行四美脊,
路況會較為險要,
自從蓮麻坑村開放了,
我們便可以依山路而行,
也可以不用走回頭路。
登紅花嶺可以有很多路線,
例如:担水坑村,塘肚村,
麻雀嶺村,禾坑村等等等.....。
今天,我們選擇了第一次行的麻雀嶺村起步。
#1 由上水或粉嶺站都可以
乘搭巴士78K到達起步點。
麻雀嶺村公廁。
#2 村中風水池。
#3
#4 入村找到入口。
#5 燒柴煮食,環保啊!
#6 亂林。
#7 不難行。
#8 虅。
#9 亂林。
#10 7、8分鐘後,景色開揚。
雖然濛濛,但意境很美。
#11 陡上。
#12 沙頭角一帶的村落。
沙頭角海,谷埔、鹿頸、南涌…。
#13 右手面中間小島 ~ 鴉洲。
隱隱約約的山巒好美、好美。
#14 這種濛濛感,
有「偽西湖」的感覺。
#15 山下的麻雀嶺村、塘肚村。
#16 寧靜感。
#17 紅花寨。
#18
#19 電塔底。
#20 近:烏石角村、碼頭位置沙頭角村。
#21 沙頭角海。
#22 麻雀嶺上很多遊人,右手面的三峒(440米)。
為了避開遊人,我們放慢腳步。
#23 再看沙頭角海。
#24 全圖。
#25 麻嶺上遊人不願離開。
#26 三峒、麻雀嶺、紅花寨和紅花嶺。
#27 芒草出現了。
#28 一層一層的芒草沿山而上。
#29 芒草隨風飄揚。
#30 密密麻麻,美極了。
#31
#32 12:00,麻雀嶺的小麻雀石。
#33 深圳電視發射站。
#34 深圳的繁榮。
#35 三峒看沙頭角。
#36 回看麻雀嶺。
#37 漫漫長路去紅花嶺。
#38 繼續賞芒。
#39 孤身上路。
#40 被芒草包圍。
#41
#42
#43 後面的山頭有點馬鞍山的影子,
我們笑稱是「偽馬鞍山」,
也笑說馬鞍山下的芒林。
#44 二峒、三峒及麻雀嶺。
#45 四美脊。
#46
#47 紅花寨(489米)。
#48 麻雀嶺、三峒、二峒。
#49 紅花寨頂有人露營。
#50 繼續往紅花嶺。
#51 「偽馬鞍山」由二峒、三峒組成。
#52 每次看這段紅花寨脊都覺得很美。
#53 麻雀嶺發射站。
#54 Robin's Nest Jeep Track (軍車路)。
#55 上紅花嶺。
#56 14:00 紅花嶺 (493米) 測量柱。
#57 紅花嶺 (Robin's Nest),
又稱為麻雀嶺,
(原來這裡才是真正的麻雀嶺)
東北第一高峰。
#58 深圳的繁榮。
#59 紅花嶺4人大合照。
#60 登山路線縱橫交錯。
#61 從紅花嶺而下,
接回山路下蓮麻坑礦洞。
#62 以前這裡有鐵閘,
封鎖了通往蓮麻坑村的山路。
2016年1月開始,
這閘門已經移除,
剩下兩旁的鐵柱。
#63 沿路發現有吊鐘花的蹤影。
#64 雖然蓮麻坑村是已經開放了的村落,
但警方提醒行友部分蓮麻坑路邊境區仍然是禁區,
所以,不能乘車離開蓮麻坑村,
建議由這裡折返紅花嶺離開。
#65 15:00,由紅花嶺下至礦洞,
路不難行,但很長,沒景,
我們行了差不多45分鐘才到。
#66 再行7分鐘便到蓮麻坑礦洞。
蓮麻坑礦洞 ~ 當年是採方鉛礦、鉛、銀、鋅的礦洞。
#67 因為主礦洞人多,
先行旁邊的礦洞隧道。
#68 隧道內安全。
#69
#70 隧道很短,2、3分鐘便通過。
#71 出口便是主礦洞,
稱為大廳,6號洞。
蓮麻坑6號礦洞,
旁邊有幾個小洞口,
第一次到訪時跟朋友進入一個礦洞,
但發覺洞內危機四伏,
所以,以後我都不會再走進這些洞內,
每次都在這大廳留影便算。
#72 遊人仍然很多。
#73 陸續其他山隊都開始離開。
#74 好宏偉的大廳,
可以拍得4個洞口。
#75
#76 終於取得位置拍照。
#77 有點神秘。
#78 能在這個大洞拍照,
我們等了很久。
原來1945年日本佔據香港時,
游擊隊為免礦山落入日軍手中,
曾經三打蓮麻坑山,炸毀礦洞。
#79 第一次到訪時,
曾經進入這些洞內。
因為太危險被封了。
#80 探礦洞後,到不遠的礦山麥景陶碉堡參觀。
#81 1949年警務處長麥景陶決定興建7座哨站,
守衛邊境,以防止非法入境者偷入。
礦山麥景陶碉堡是7座碉堡海拔最高的一座。
#82 海市蜃樓之感,
深圳之高樓大廈。
#83 回看紅花嶺。
#84 經過800多級的石級下蓮麻坑村,
回看礦山麥景陶碉堡。
下方便是蓮麻坑村,蓮麻坑村規模不小,當中亦有不少特色建築,村中的協天宮及鶴山寺已評為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過去蓮麻坑村中首富葉定仕故居亦已評為香港法定古蹟。
此外,蓮麻坑村亦有不少歷史故事,過去蓮麻坑村中首富葉定仕年少時於泰國打工,後來承包泰國軍服縫裁生意,略有財富,之後成為孫中山革命組織「同盟會」暹羅(泰國)分會的會長,積極參考反清及辛亥革命後的反軍閥運動,至到後來泰國排華回鄉定居,其居室便是仿照孫中山故鄉翠亨村的故居興建,屋外更設有孫中山先生的銅像,葉定仕於1943年日軍佔領香港期間逝世。
另外,於日軍佔領香港期間,蓮麻坑村村民葉維里等人為免蓮麻坑礦山落入日軍之手,數次策動炸毀蓮麻坑村礦山,最後於1945年「三打蓮麻坑礦山」卒成功炸毀礦山,戰後石礦場雖再次運作,但因鉛價下跌等種種因素,石礦場最終於1960年代初停運並荒廢至今。
時至近代,香港足球隊門將葉鴻輝便是蓮麻坑村原居民,蓮麻坑村可說時地靈人傑,人材輩出。(抄自網上資料)
我們沒有參觀蓮麻坑村,
村內有一著名景點是「葉定仕故居」,
外觀是仿照孫中山先生在翠亨村的古居而建,
是孫中山先山起義時的義士,
據說,葉定仕在香港淪陷時回到故居,
因饑荒而餓死屋內。
#85 蓮麻坑村,開放自2016年1月4日。
#86 16:12,直出便是沙頭角禁區,
我們轉入山路。
#87
#88 上小鐵梯。
#89 行了8分鐘的林路,
比第一次時的路況較明顯。
#90 接回鐵絲網路,
外面小巴由村開出,
但我們不能乘搭,
因為鐵絲網外是禁區,
登車要有禁區紙。
#91 偷渡回內地。
#92 沿鐵絲網而行,
否則會上山,
相信接到摩囉樓山(156米)。
#93
#94 16:25,接回山路上山。
#95 記得上次經過這大樹根。
#96 陡上。
#97 16:33,比上次快了一半時間,
21分鐘便到達KAAA,
上次行了40分鐘。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網頁資料:
當羅蘭士及賀理士嘉道理兄弟創辦了嘉道理農業輔助會(KAAA)後,兩人隨即展開了一連串農業輔助計劃,以幫助逃避戰亂而來港的農民。兄弟二人相信單純給予物質是不足夠的,必須使受惠人士擁有決心及能力自力更生才是最有效的助人方法。
KAAA 向有需要的農民派發數以千計的豬隻、牛隻及家禽,同時捐贈大包大包的水泥供農民興建道路、水井、灌溉系統及水壩。另外又派發種子、肥料、驅蟲劑、花灑及水泵,協助農民種植農作物。多年以來,共送出逾五萬頭豬,捐贈過的水泥足足興建了逾318公里道路及小徑。
時至今日,香港許多農場及村莊均已荒廢或大幅削減面積。但若你於新界郊區遠足,你仍有機會遇到一些刻有KAAA標誌/名字的舊農業及牲畜設施、道路、橋梁、水壩、房屋或堤防。
KAAA 向有需要的農民派發數以千計的豬隻、牛隻及家禽,同時捐贈大包大包的水泥供農民興建道路、水井、灌溉系統及水壩。另外又派發種子、肥料、驅蟲劑、花灑及水泵,協助農民種植農作物。多年以來,共送出逾五萬頭豬,捐贈過的水泥足足興建了逾318公里道路及小徑。
時至今日,香港許多農場及村莊均已荒廢或大幅削減面積。但若你於新界郊區遠足,你仍有機會遇到一些刻有KAAA標誌/名字的舊農業及牲畜設施、道路、橋梁、水壩、房屋或堤防。
根據截至1959年的記錄,KAAA曾於多個村落興建及資助各項設施,1960年代至70年代仍繼續進行不同建設工程,可惜有關文件已遺失,所以我們相信仍有更多KAAA設施存在於香港各處。
#98 走完這段山路,
我們就好像在偷渡感覺,
行前兩步便是禁區地帶。
人,走在山頭不是禁區,
人,走在剛才的100米(由鐵絲網到警崗)不是禁區,
但車要經過這100米便需要取得禁區紙,
如果人坐在車上就只可以在警崗位置下車,
否則要出示禁區紙。
(上次的警察大哥告訴我)
#99 上次村中婆婆帶我們去山路找12號離開,
原來12號是打鼓嶺12號警崗。
就在這裡等小巴59K回上水,
小巴每半小時一班,村中居民約60人,
所以,警察們對他們都熟口熟面。
#100 行完,一定要食餐好的。
又是玩、笑、食的一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謝謝來訪得意Blog,喜歡收到我的回覆留言,請tick「通知我」的方格啦!If you would like to receive the notification of my reply, just simply tick the box at the right ab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