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9日星期三

慈山寺 佛教藝術博物館 20221004

 2022年10月4日 (二)

慈山寺 ~ 觀音 ~ 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

(10:00 ~ 13:30,3小時30分)

參觀慈山寺記緊要參觀2019年5月開放
的「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
我相信有錢也未必可以藏有這些古物,
這些可算說是珍藏、極品。
而且主攻佛教藝術品,
是香港唯一的佛教博物館。

藝術品除了雕刻手工細膩,
臉相莊嚴,還有各種不同的質料製造,
包括:砂岩彩繪、木雕彩繪、木雕漆金彩繪、
銅鎏金、石灰岩、泥塑彩繪、菩提葉(彩繪)、
黃麻紙、白石貼金彩繪、白石、片岩、
德化白瓷、粉彩瓷、夾紵漆金、黑石、青銅、
白石彩繪、火山岩..........還有......鐵。

鐵? 是最特別的收藏品,因為......?

部分展品有二維碼語音講解,
更有和藹可親的義工作定點解說。
文中的解說也是從二維碼得知。

我們排隊約20分鐘,便可以進場參觀。
場內可以拍照,但不可用閃光燈,
除了兩殿 ~ 法寶殿及佛寶殿外,
其他佛像展品都可以拍下留念。

為了方便參考佛像的資料,
特別為各展品加入了資料的連結,
只要點算展品名稱便可以進入慈山寺網頁,
得到詳細展品的介紹,
可以知道歷史,也可以看得更有趣。

砂岩彩繪
中國北齊 (550 - 577)



最古老的展品距離現今差不多2000年,橫跨不同國家、不同年代,有貴霜王朝、南北朝、東魏、隋代、唐代、遼代、帕拉王朝、宋朝、賽蘭陀王朝、統一新羅時期、鎌倉時期、大理國、吉蔑王朝、吉藏王朝、卡薩馬拉王朝、素可泰王朝、明代、江戶天明時期、清代至民國20世紀。
展品有來自不同亞洲國家,包括:主要是中國,還有日本、犍陀羅國、柬埔寨、緬甸、印度、泰國、尼泊爾、印尼等。

木雕彩繪
中國明代 (1368 - 1644)


木雕彩繪
中國明代 (1368 - 1644)


木雕彩繪
中國明代 (1368 - 1644)

護法威神 ~ 佛教的護法眾多,在中國寺院裡最常見的有金剛力士、四大天王與韋馱等等。根據古印度的神話故事,金剛力士原是天界的守護者,而四大天王則是須彌山腰四大世界的護衛者,祂們後來皆被佛教所收攝,不但成為諸佛、菩薩的隨從,更是佛法、僧團和寺院的守護神。這些護法神像多相貌勇猛,或手持兵刃,或身穿甲冑,以威武的形態恫嚇邪魔外道,鎮護道場。


木雕漆金彩繪
中國 明末至清初 17世紀


#6  曾經在緬甸參觀了製漆廠,
製漆是一項很花工夫、時間的工作,
每天做一層,約7至8天才能完成。
所以,這坐韋馱立像應該花了不少心思。



銅鎏金
中國 明代 十五世紀上半葉



石灰岩
中國 明代15世紀



木雕彩繪
中國 明代 (1368 - 1644)


泥塑彩繪
中國 明代 (1368-1644)



泥塑彩繪
中國 明代 (1368-1644)

妙變神通 ~ 羅漢原指以凡人之身,透過修行,証得阿羅漢果,不受輪迴之苦者,也是聲聞乘修証的最高境界,像是佛陀的十大弟子都已証為阿羅漢。但後來隨著佛教的發展與菩薩救世思想的影響,羅漢也具有常住世間,守護正法,救助眾生的特質。不過由於經典中並沒有羅漢特徵的明確記載,除了常作比丘相貌之外,藝術家可以發揮想像力,創造出神態各異、個性鮮門的羅漢形象。因此,這些羅漢像的造形生動活潑,特別具有人間氣息。


銅鎏金
中國 清康熙時期

青銅
中國 明代 17世紀


銅鎏金
中國 明代 (1368 - 1644)


菩提葉、紙本
中國 清代 (1644 - 1911)


菩提葉、紙本
中國 清代 (1644 - 1911)


菩提葉、紙本
中國 清代 (1644 - 1911)


菩提葉、紙本
中國 清代 (1644 - 1911)


黃麻紙
南宋 (1238 -1279)

宋代刊印的《佛祖宗派圖》於中國國內無傳本,除本冊之外,目前僅知日本京都東福寺藏有一部。
石灰岩
中國 隋代 6世紀



白石貼金彩繪
中國 北齊 (550 - 577)


白石
東魏 武定三年 (543)



白石
中國 北齊 武平二年 (571)



白石
中國 北齊 (550 - 577)



銅鎏金
中國 大理國 12世紀


銅鎏金
中國 大理國 12世紀



#26  部分有二維碼,
帶備耳筒,可以即場聽解說。


石灰岩
中國 唐代 7世紀



片岩
犍陀羅 貴霜王朝 3世紀



石灰岩
中國 唐代 8世紀



泥塑彩繪
中國 明代 15世紀



石灰岩
中國 北周 (557 - 581)



#32  觀音菩薩立像的背面,
明顯是嵌在建築物的雕像。

菩薩位處於無色界,與我們人類世界的邏輯觀點並不相同,在無色界僅有意識存在,沒有實際上的形體,更無所謂的性別之差,而信眾所看到的,都只是觀音為了救渡眾生所幻化出來的眾多形象之一,並非是擁有實體的實像,因此觀音本尊並無男女的分別。

從敦煌石窟壁畫或是唐朝繪畫的菩薩像來看,可以發現觀音像嘴邊留有兩撇鬍鬚,下巴也有一撮細鬍,這是一種男身的顯現方式。
而到了北魏至北宋開始,便出現了觀音女身像,唐代時普遍為女身,可推斷當時百姓對於菩薩的信仰需求為,充滿慈悲之心、象徵救渡的慈母形象神祇。而到了北宋時,更因妙善公主是觀音化身這一故事的流傳,民間已經清一色皆視觀音為女兒身。(網上資料)


放大了其中一座。


銅鎏金
中國 明代 15世紀


中國 明代 (1368 - 1644)

物以罕為貴,
這座觀音頭像特別之處是因為以鐵打造,
因為以前以鐵打造的物品,
都會被拿去做兵器,
所以,餘下的雕塑不多。
這件可算是罕有的鐵造雕塑。



木雕彩繪
中國 遼代 (916 -1125)



木雕漆金彩繪
日本 鎌倉時期 (1192 - 1333)



石灰岩
中國 後唐同光四年 (926)


#39  


#40


銅鎏金
中國 明代 (1368 -1644)



#42


銅鎏金
中國 明代 (1368 -1644)



銅鎏金
中國 明代 16 - 17 世紀



德化白瓷
中國 清代 18 - 19世紀



德化白瓷
中國 民國 20 世紀



德化白瓷
中國 民國 20 世紀



粉彩瓷
中國 清乾隆至嘉慶 (1736 -1820)


銅鎏金
中國 明永樂時期 (1403 - 1424)


木雕彩繪
中國 明代 (1368 - 1644)

這尊觀音像的背後開有一長方形小龕,龕內漆有紅彩,安置一尊唐代 (618-907)銅鎏金觀音菩薩立像。這尊菩薩上身袒露,身披天衣和瓔珞,站立於束腰仰覆蓮座之上,腰枝輕扭,臀部略移,具有動勢。這種在佛、菩薩造像的內部安置舍利、經咒、草藥等,用以莊嚴佛像,並賦予尊像生命力的方式,稱之為「裝臟」。此像裝臟的唐代觀音,或許也帶有書卷觀音的本尊意涵。如此特殊的裝臟形式和豐富的宗教涵意,更使得這尊書卷觀音益加珍稀罕見。

背後裝了另一座佛像,
稱之為「裝臟」。


木雕彩繪
日本 江戶天明時期 (1781 - 1788)


木雕彩繪
中國 明代 16世紀


砂岩
柬埔寨 吉蔑王朝 12 -13世紀


砂岩
柬埔寨 吉蔑王朝 12 -13世紀


片岩
犍陀羅 貴霜王朝 2 - 3 世紀


夾紵漆金
中國 明代 16 -17 世紀


夾紵漆金
中國 明代 16 -17 世紀



砂岩彩繪
緬甸 18世紀


片岩
犍陀羅 貴霜王朝 2-3世紀

犍陀羅為古代印度十六國之一,位於古印度的西北部,即今日巴基斯坦北部白沙瓦谷地與阿富汗東部一帶,曾受到希臘化王國的統治,藝術風格深受希臘、羅馬影響。迄至貴霜王朝時期(1-3世紀),由於歷代諸王大力支持佛教發展,以及大乘佛教的興起,佛教也從無偶像時代進入偶像時代。犍陀羅造像的西方色彩濃厚,寫實性強,對中國早期的佛教造像影響深遠。
白石貼金彩繪
中國 遼代 (916 - 1125)


#62 


片岩
犍陀羅 貴霜王朝 3世紀

犍陀羅藝術中,表現釋迦牟尼佛說法情節的作品豐富,依據組成人物的不同,來描述釋迦牟尼在不同階段的教化過程,以彰顯佛教教義的重要內涵。在此作中,組成群眾皆為天人相貌,不見剃髮圓顱的比丘,應是表現釋尊在菩提樹下成道之後,受到梵天勸請住世常轉法輪的時刻。

片岩
犍陀羅 貴霜王朝 2 - 3世紀


黑石
印度 帕拉王朝 10世紀

青銅
泰國 素可泰王朝 15世紀


石灰岩
中國 北齊天保時期 (550 - 559)


石灰岩
中國 北齊天保時期 (550 - 559)


青銅
泰國 素可泰王朝 14世紀


銅鎏金
中國 明代 15世紀


銅鎏金
中國 清代 (1644 - 1911)


#71  彌勒佛坐像的裝臟內,
有舍利子與各種植物子實。


#72  彌勒佛坐像的裝臟內,
除了舍利子與各種植物子實,
還附有康熙五十七年 (1718) 的籤條一張。

造像內的裝臟為舍利子與各種植物子實,並附有康熙五十七年(1718)的籤條一張。舍利子顏色橘紅,略呈半透明,外形長細。舍利子為高僧遺體火化後產生的晶體,是僧人生前因戒定慧功德所修得的最上福田。以舍利子裝臟,能使佛像更具加持之力,並使供養眾生增添無上功德。
與裝臟內的舍利子及植物。



青銅
泰國 素石泰王朝 14 -15世紀


白石彩繪
中國 北齊 (550 - 577)


石灰岩
中國 北周 (557 - 581)



#77 


#78  坐佛像
青銅
中國 五代至北宋 10世紀


銅鎏金
韓國 統一新羅時期 8世紀


銅鎏金
尼泊爾 卡薩馬拉王朝 13 -14世紀


銅鎏金
尼泊爾 卡薩馬拉王朝 13 -14世紀


#82  展館


紙本
中國

本館收存李嘉誠基金會所藏的四十三件中國古代佛經寫本。此批文物據信是由日本京都西本願寺所贊助的大谷光瑞探險隊,於敦煌及吐魯番地區考察時搜集,應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左右在日本彙集而成。這些四至十世紀的寫本,不但反映出不同時期的書法風格的流轉,也體現早期佛教經典傳寫的精妙過程。這批古寫經內容涵蓋中國佛教在這段時期所盛行的各種大乘經典,其中多數為般若經典,不但有如《道行般若經》的早期譯本,更有唐代高僧玄奘法師(602-664)所譯出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具有跨區域及跨時代的珍貴意義。

#84   古寫經
紙本
中國


#85   古寫經
紙本
中國


#86   古寫經
紙本
中國


#87   古寫經
紙本
中國

轉上須離山層 (2/F),
有兩座不可拍照的珍藏展館 ~ 
法寶殿及佛寶殿。


片岩
犍陀羅 貴霜王朝 3 - 4世紀

犍陀羅國(Gandhāra)是西元前六世紀已經存在的國家,屬於古天竺十六列國之一,位處古印度的西北部,其核心地區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東北部與阿富汗東部一帶,這裏不僅是印度大陸文明的一個發源地,還是歐洲與亞洲的交界點,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犍陀羅國曾為古波斯帝國的一部分。西元前四世紀,來自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率領著他那所向披靡的東征軍,在滅亡波斯、征服中亞之後,來到了印度的邊界犍陀羅,為了尋找並抵達「世界的盡頭和大外海」,野心勃勃的亞歷山大大帝決定入侵印度,因此,犍陀羅一度成為了希臘文化殖民地。


片岩
犍陀羅 貴霜王朝 3 - 4世紀


片岩
犍陀羅 貴霜王朝 3 - 4世紀


片岩
犍陀羅 貴霜王朝 3 - 4世紀


#92  佛頭像
砂岩
中國 北齊(550 - 557)


石灰岩
中國 北齊 (550 -557)


泥塑彩繪
中國 明代 15世紀


青銅
日本 明治時期 (1868 - 1912)


#96  佛頭像
火山岩
印尼 賽蘭陀王朝 9世紀


片岩
犍陀羅 貴霜王朝 3世紀


藏有100多件佛像展品,
要仔細看的話,
非要逗留2至3小時。


進入博物館後,有義工向大家解說,
佛像及展品都可以拍照,
但不可以用閃光燈。
唯獨在須離山層有兩座展館是不可拍照,
法寶殿及佛寶殿。
法寶殿意是藏經閣,
而佛寶殿是藏佛閣。
義工小姐說:「兩座殿是不開放的,
也不可以展示展品,
但博物館都以蓮花門的罅隙讓有緣人參觀。」
所以,我們都尊重規定,只看不拍照。

經過義工小姐的解說,
殿內所藏的都是珍...珍...珍...品,
更有珍貴南傳、漢傳及藏傳經書的手抄本真品。

雖然拍了很多展品,
但回家看網上展覽館時,
仍然發現走漏,
希望下次會再去參觀。

我問義工小姐,照片可以分享嗎?
她說可以,於是就分享這文章讓大家欣賞。



4 則留言:

謝謝來訪得意Blog,喜歡收到我的回覆留言,請tick「通知我」的方格啦!If you would like to receive the notification of my reply, just simply tick the box at the right ab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