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 (五)
三家村 ~ 南堂碼頭 ~ 洪聖宮 ~ 假日士多 ~
上角頭 (86米) ~ 雞乸石 ~ 望東窩頂 (167米) ~
企山頂 (250米) ~ 南堂頂 (235米) ~ 鹿頸灣 ~
龜島 ~ 南堂尾孖洞 ~ 白崖 ~ 南堂尾頂 (59米) ~
92號燈塔 ~ 下角頂 (80米) ~ 貞姑井 ~
東龍石刻 ~ 合全士多
(09:25 ~ 16:20,7小時,8公里)
自從2016年與俄羅斯友人到
東龍島露營之後,
直至今天已經過了9年才再次登島。
東龍島/洲面積不大,只有2.42平方公里,
因小島位於佛堂門海峽以南,
故此也稱為南佛堂。
以前跟社長登島,
都只是行半個島或到景點肚臍窿,
今天,我們決定繞島一周,
再到前幾年大熱的白崖。
1. 要乘搭東龍島船可以到三家村或
西灣河上船。
只在星期六、日或公眾假期服務,
需要購買來回船票。
2. 我們由三家村登船,
約半小時已經到達。
3. 10:10,東龍島碼頭。
我們先左轉去洪聖宮。
4. 先到洪聖宮。
創建年代不詳,
大約於清朝道光1821年或之前。
5. 窗花的人。
6. 宮內有磈巨石,貫穿寺廟,
形狀似龜頭探洞,
可能又有一段背後的故事。
7. 古廟窗花。
8. 另一款古廟窗花。
9. 離開洪聖宮,
繼續左轉,去找食。
10. 接近碼頭,
有幾間小食店。
11. 我們繼續向前行。
12. 遠觀雞乸石又稱飛鷹石。
13. 清水灣鄉村俱樂部。
14. 東龍島船期表。
15. 我們目標的食店 ~ 假日士多。
16. 遊人的打卡位 ~ 屋頂。
17. 推介餃子。
18. 韮菜餃或冬菇餃。
19. 11:30,吃飽飽開始行程,
我們這次不去東龍島營地及炮台。
20. 遠看南北果洲。
21. 登86米的上角頂 ~ 雞乸石。
22. 11:37,站上雞乸石。
23. 雞乸石另一角度。
24. 又稱飛鷹石的雞乸石。
25. 遠看藍塘海峽。
26. 對岸是鐵篸洲。
27. 上250米的企山頂。
28. 經過肚臍窿的入口路。
29. 可以看見釣魚翁。
30. 回看86米高的雞乸石。
31. 250米的企山頂,
頂上有無線電波管制區。
32. 無線電波管制區。
33. 無線電波管制區,
好像隻飛碟。
34. 不遠處有一直昇機坪。
35. 12:45,235米的南堂頂,
這裡有一支測量柱。
36. 東龍島有幾座燈塔,
這是其一座在牙鷹排上。
37. 南堂尾 ~ 龜島。
38. 郊遊徑很好行。
39. 鹿頸灣。
40. 雞魚氹。
41.
42. 民航處南堂尾導航站。
43. 螺洲,蒲台…
44. 看見白崖了。
45. 跟著路肧落白崖。
46. 剛才我們站立的位置,
原來下面是南堂尾孖洞。
47. 南堂尾孖洞。
48. 白崖。
49. 白崖是導航作用的人工景點。
50. 被稱為香港棉花堡的白崖。
51. 給船隻導航的白崖。
52.
53. 橫瀾島又稱鎖匙洲。
54. 頑皮的院友。
55. 我們不沿路回去,
返而向上行。
59米的南堂尾燈塔。
這座燈塔實在位於東龍島最南面的半島──南堂尾上。燈塔在日軍佔領香港時(1941年至1945年)由日本人建造,原本用作炮台以保衛維多利亞港東南面的航道。燈塔以混凝土建成,牆壁和頂部均厚達一米。燈塔內有一間長方形的炮房,面積約40平方米,並設有半圓形弧形牆壁,上有炮孔。炮台於1965年改建為海事處南堂尾燈塔的機房,設有電動導航燈、霧笛、後備發電機及配電板。
東龍洲東部海域也是食物環境衛生署進行海葬的地點之一。
56. 日本人建造南堂尾燈塔(92號)。
57.
59. 懶人的行程。
60. 我們以山路離開。
61. 經南堂尾的直升機坪。
62. 雞魚氹。
63. 15:00,長長的梯級上80米的下角頂。
64. 再見到雞乸石。
65. 15:16,回到碼頭附近的食店,
也是下午茶時間。
66.
67. 16:00,我們去程時訂了16:20回程,
碼頭已經排了長長的人龍。
68. 記得上次到這間小店用餐。
9年後的東龍島,
沒有多大變化,
只是多了一些內地的遊客。
下次再來是多少年之後呢?
又是玩、笑、食的一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謝謝來訪得意Blog,喜歡收到我的回覆留言,請tick「通知我」的方格啦!If you would like to receive the notification of my reply, just simply tick the box at the right ab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