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9日(一)
沙田 ~ 道風山 ~ 萬佛寺 ~ 龍華酒店
約了多年好友同遊,要行得短,
食得多的行程,
好吧!去沙田吃乳鴿好嗎?
當然沒有反對。
#1 10點,先遊道風山。
沙田出發,最短的路程登山。
#2 開開心心的行
#3 中途見到這個介紹牌,
好奇的行了7、8分鐘看過究竟。
原來是一間民宿,
內有間客房。
我們走進去,只見兩張小枱,
一間小屋。
有一男一女外國人在主理。
#4 沙田四季酒店
#5 30分鐘便到了路口
#6 古雅味道。
#7 研究所的宗旨是:
秉承道風山創辦人挪威漢學家艾香德博士宏願,
推動基督宗教研究,發展漢語神學,繁榮中國文化。
#8 很寧靜詳和的一處地方
#9 道風山入口
#10
#11 會議廳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由挪威傳教士艾香德牧師(Karl Ludvig Reichelt)創辦。他於1904年抵達中國湖南傳道。與此同時,他對中國的宗教興趣日濃,並燃起專向佛教徒傳道的異象。
他終於在1922年在南京創立景風山,招待佛教及道教徒學道。後因戰事緣故,艾香德牧師於1930年把工作遷移香港,在沙田創辦道風山基督教叢林,並邀得丹麥建築師艾術華新(Jonannes Prip-Moller)設計龐大的中國式建築群。
艾香德牧師於1952年3月3日安息主懷,遺體葬於道風山基督教墳場。
道:「神的話」,風:「聖靈的能力」,
叢林:「茂林綠野」。
願神的話如靈風颯颯,臨於道風山上,
使這片茂林綠黟成為聆聽上主聖言之地。
(出自道風山基督教叢林網頁)
#12 道風山全圖(瓷畫)
#13 中國式的設計
#14 聖殿 ~ 如佛教的寶塔。
#15 道風山藝術軒
#16 聖殿的銅鐘
#17 如寶塔的聖殿
#18 聖殿內
#19 參拜時間
#20 可以遠看萬佛寺
#21 聖殿的銅鐘
#22 丹麥建築師的紀念牌
#23 藝術軒
#24
#25
#26
#27 道風山的後山叢林,可通往「十字架」。
#28 野菌
#29 野菌
#30
#31 叢林內
#32 活在當下
#33 生命門 ~ 十字架入口。
#34 感恩亭
#35 十字架上刻著「成了」。
#36 國父提字的「博愛」門樓。
#37 「活在主內」,沒有信仰的我卻喜歡活在當下。
#38 國父提字,一定要再看的「博愛」門。
#39 這裡靜禱嗎?
#40 回到聖殿
#41 「蓮花池」
#42 「迷宮」~ 靈修、默想、省思的地方,
迷宮迂迴曲折,正好讓人在其中靜思。
#43 「蓮花洞」~ 聖殿下方的靜室。
內有長明燈,有懺悔室。
#43 給人靜思的蓮花洞內
#44 我覺得洞內壓迫感很重。
#45 回到議事室
12:30回到沙田火車站附近,
下一站再上萬佛寺。
#46 上萬佛寺途中有五百多座佛像守護著。
#47
#48
#49 末段路很陡
#50 萬佛路
#51 好長的白眉
#52 辟邪
#53 好長的腿
#54 好長的手
#55 踏入萬佛寺
#56 南無阿彌陀
#57 萬佛寶殿
#58 觀音像
#59 萬佛寶塔,上次可以登塔,
今天不能再登了。
#60 送子觀音
#61 觀音
#62 萬佛寶塔入口
#63
#64 韋䭾亭,金剛寶杵垂下來代表寺廟不招呼住宿。
#65 第一次上行至「玉皇殿」,
內有太歲廟。
#66 荒廢了的大屋
#67
#68 「放生池」,
「凡事一笑了了」的大佛,
還有一座大觀音像。
很莊嚴寧靜的地方。
#69 觀音像
#70 勒杜鵑
#71 很多靈龜
#72 好慈祥的凡事一笑了了。
#73 毛毛蟲,蝴蝶幼蟲。
#74 沿路而回,又再看守護著的佛像。
#75 發現怪昆蟲
#76 原來是白蜘蛛,
因為會跳同織網。
#76 今天的團友
#77 小小的眼晴
#78 很多白蜘蛛,沿途舖滿欄杆。
#79 15:00 最後一站,龍華吃乳鴿,
這是萬眾期待的行程。
#80 前些時間傳出業主不續約,
幸好後來商討成功,
龍華得以保留繼續經營。
今天食客很多,可能是午飯時間,
又或許是不續約的效應。
#81 我們五人點了很多菜,
雞粥一窩,啤酒3支。
#82 薑汁芥蘭。
#83 炒麵
#84 乳鴿不能少,三隻乳鴿,
兩種味道,有紅燒及鹽焗。
兩種都好味。
#85 生菜炒鴿鬆
哈哈!吃飽飽再到百貨公司走一趟,
並約定下次出遊日子,
當然要有大食會的行程。
輕鬆行完又可以美食一餐.
回覆刪除又真喎!閒悠悠都幾好㗎!
刪除道風山我都嚟過好多次,係一個好地方.就算唔係信徒,走一轉也無妨.
回覆刪除道風山好特別,不中不西。
刪除大食會聽到已好吸引 ^^
回覆刪除主要係食囉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