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1日 (日)
蓮塘口岸 ~ 大鵬所城 (Dapeng Fortress) ~ 蓮塘口岸
(10:50 ~ 20:00,9小時)
深圳又稱為「鵬城」,
而名字的由來是來自「大鵬所城」。
「大鵬所城」全稱 “大鵬守御千戶所城”,
始建於明 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
距今630年之久,
更被評為 “深圳八景” 之首。
通關不久已經想去參觀這座 “深圳八景” 之首,
終於今日可以找尋600年前的風光。
#1 由蓮塘口岸乘公交到大鵬所城
差不多要2小時,打車約50分鐘,悉随尊便。
11:50,我們在蓮塘口岸吃完早餐,
便打車到「大鵬所城」。
深圳保留著兩座古城,
一座叫「大鵬所城」,
一座叫「南頭古城」,
兩座古城一東一西,守護著深圳。
#2 護城河。
#3 紅花風鈴木,
好美!
“所城”,即是古代沿邊沿海要塞所修建的軍事城池的稱呼,其作用是負責沿邊沿海的防務。
“所城” 是個統稱,是因為明代衛所之城皆可稱之為 “衛城”、“所城”。
衛所制為明朝的最主要軍事制度,在全國的各軍事要地,設立軍衛,“衛” 稱之為衛指揮使司,有軍士5600人;“所” 稱之為守禦千戶所,有軍士1120人。其下依序有百戶所、總旗及小旗等單位。
#4 我們由所城的南城門進入。
「大鵬所城」 建於明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距今大約有630年,可以稱得上是古城。
「大鵬所城」的全稱叫做 “大鵬守禦千戶所城”。是明代為了抗擊葡萄牙、倭寇和英殖民主義者而設立的所城,是嶺南重要的海防軍事要塞。“大鵬所” 與 “東莞所”,在明清二代一起扼守珠江入口,保護廣州,俱為戰略重地。
「大鵬所城」它不僅是一座城堡,其實是一座軍事要塞。
#5 「大鵬所城」的簡介及地圖,
入城前最好先瞭解。
「大鵬所城」,東西345米、南北285米,佔地約10萬平方米。現存東、南、西三個城門及東北約300米古城牆基址。
城內主要街道有南門街、東門街、十字街和正街等;主要建築有清廣東提督賴恩爵 “振威將軍第”、福建水師提督劉起龍 「將軍第”、鄭氏司馬第、林仕英大夫第等近十座清代府第式建築;主要廟宇有侯王古廟、天后宮和華光廟等;城內遺址有城隍廟、協台衙門、左堂署等。「大鵬所城」是我國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明 清海防軍事城堡之一。
2001年6月,「大鵬所城」被國務院公布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3年11月,「大鵬所城」的 ”鵬城村” 被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公布為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2004年6月,「大鵬所城」被評為 “深圳八景” 之首。
2016年6月,「大鵬所城」被評選為 “深圳十大文化名片” 之一。
#6 所城有這麽多名譽,
當然值得一遊。
#7 「鵬」。
#8 「城」。
「大鵬所城」被活化後,城內多是商店和食肆。不過,歷史建築物都保育得很好。
#9 入城前已經有幾間食肆及商店。
#10 古董啊!
#11 仍然有影像的古董電視。
#12 所城地圖。
#13 「南城門」入口。
新年期間,喜氣洋洋。
「大鵬所城」步道起於大鵬南門路,止於東山寺,經「大鵬所城」,南門西路,大鵬東門路,沿線有所城 (海防博物館、劉起龍將軍第,振威將軍第、黑仔故居、大鵬倉、登雲橋)、東山寺,全長約2.1公里。深圳的「鵬城」之名源於「大鵬所城」,是「鵬城」文化之根。
#14 南城門入口,
經過時光隧道,
進入所城。
#15 院友已經登上城樓。
#16 城樓上的城堡。
#17 城樓上的大炮,
保衛所城。
#18 歷史建築物。
#19 好像電視城內的古裝街 ~ 南門街。
活化後已經變成小食店及商品店。
#20 城樓內是一個小型博物館。
所城內的立體地圖。
#21
#22
#23
#24 清 嘉慶 《新安縣志》 大鵬所城圖。
#25 赖恩爵 ~ 振威大將軍。
#26 南門街,630年前的光景是如何呢?
#27 排得密密的建築物。
#28 搶啊!
#29 「囍」字窗。
#30 「時光郵亭」,
“日子就這樣過去,
書信一來一回,
秋有青鳥 冬有雁,
春有風筝 夏有魚。”
#31 可以寄回家。
#32 浮出一位頭上束著鞭子、
架著圓形眼鏡的文人,
在這裡寫作的影像。
#33 郵票、postcard。
#34 看不見古典味啊!
與時代不合襯的衣服。
#35 古建築。
#36 「武功將軍第」,
是賴氏「三代五將」之一的賴世超府第。
「大鵬所城」內有多間將軍第,
因為出了很多位將軍。
因為時間有限,
我們只好選擇性參觀。
#37 有街名。
#38 食煙巷。
#39 「武功將軍第」~ 變成布衣坊。
#40 賣酒的店子。
#41 雪糕。
#42 「䌓花」的拍攝地?
#43 「劉起龍將軍第」。
「大鵬所城」的劉起龍將軍抗繫倭寇,保衛海防,剿滅海盜,屢占立戰功,為官清廉自守,深受道光皇帝器重,後被誥授 “振威將軍”。
#44 劉起龍將軍,
為官清廉自守,
所以府第不算太大吧!
#45 客家建築特色。
#46 客家大宅。
#47 致遠號巡洋艦。
英國 阿姆斯特朗船廠建造。
#48 致遠號巡洋艦。
1984年9月17日在執行
任務時無故爆炸而沉沒。
#49 院友笑說:牆頭草。
#50 屋簷上的畫都脫色了。
#51 兩層的建築。
#52 水池。
#53 將軍第後花園。
#54 後花園的小屋內
有各種 “粵綉” 的作品。
這是中國古代一直以來的奢侈品。
#55 門口放有一門大炮,
顯出將軍第的威嚴。
#56
#57
#58 清皇帝誥授的石碑。
#59 「大鵬倉」以前的糧倉。
現在是「大鵬所城海防展覽館」。
#60 歐陸味甚濃。
#61 川北小食。
#62 巷內房屋還有居民居住。
#63 「大鵬倉」對開的廣場稱為
「鳳凰廣場」。
#64 古蹟咖啡館。
#65 廣東水師營官兵駐防圖。
#66 彭玉像。
彭玉(1832 ~1883),字子衡,廣東吳川人,清同治閱大鵬協副將。後累官碣石、琼州總兵,封振威將軍。彭玉是廣東最早引進用外國輪船和制造輪船的參與者之一,廣東近代海防 (軍) 發展的奠基者及先行者之一,畢生致力提升廣東海防水師力量。
#67 彭玉。
#68 高井。
位於大鵬糧倉東北側,口徑1.5米,由明代城牆磚砌築而成。建造年代大約在明代中期,距今約500多年前,沿用至今。
#69 「大鵬協副署遺址」,
是「大鵬所城」最高軍事指揮處。
「大鵬協副署遺址」,又稱大鵬協 “協台衙門” / “大衙門” 遺址,位於龍崗大鵬所城內。大鵬協副將又稱大協 協台,清從二品武官司,是大鵬所城最高軍事指揮官,管轄大嶼所對開海面至珠江口老萬山包括香港島、九龍、大嶼山在內的400里海岸線海防安全,扼守路,是 “省會門戶”。
#70 「大鵬倉」。
#71 “黃” 字。
遊覽完「鳳凰廣場」,
再進入「大鵬所城海防展覽館」參觀。
#72 倭寇侵擾中國沿海始於元至大元年,
明初時更為嚴重。
興建於十四世紀的「大鵬所城」,
是歷史上保存至今的明清海防衛所城池,
在廣東沿海地區抗倭寇戰爭中
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
它所具有的軍事價值、
歷史價值、科學價值是古人、
今人以及後人共同擁有的歷史遺產。
#73 樓船、艨艟、走舸、斗艦、海鶻
都是古代的戰船。
#74 戰船上的武器。
#75 古城的風水布局。
#76 據清代《新安懸志》
記載的「大鵬所城」。
#77 歷史悠久。
#78 「大鵬所城」。
#79
#80 “木托佛朗機鐵銃”。
#81 魏源 ~ 提出 “師夷畏技以制夷”
的論述。
#82 1840年鴉片戰爭,
第一次鴉片戰爭形勢示意圖。
#83 1860年,九龍地區轉歸英國。
#84 沿海抗外侵。
#85 古色古鄉的街道。
#86
#87 街頭銅像。
#88
#89 東城巷的新年氣氛很讚。
#90 東城門門樓上有茶館。
城門洞由內外、門組成,呈凸字形。
#91 東門樓。
「東門樓」,始建於明代,坐西朝東,佔地面積約288平方米,通高11米,結拱起券、閘門安置的方法集中體現了作為軍事衛所城池的特殊構造和工藝,是所城格局重要組成部分。城門洞由內外、門組成,呈凸字形,拱高2.63米。內外牆面為城磚包砌,花崗岩條石牆基,牆內夯土填芯。牆上有雉堞(齒牆),內設女牆。城門樓為磚木結構。
#92 上城樓的樓級。
#93 東門街。
#94 城門上看東城巷,
感覺上新年氣氛更濃烈。
#95 東門樓。
行了兩個半小時由南門行到東門,
當中我們打卡影相,
參觀歷史建築物、細看歷史文物介紹,
轉眼間,兩個多小時便過去。
應該是吃午飯的時間,
記得網上介紹所城內
一間著名的客家食店,
位置就在東門附近,
為了美食,
大家都金睛火眼的找㝷…
~ 待續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謝謝來訪得意Blog,喜歡收到我的回覆留言,請tick「通知我」的方格啦!If you would like to receive the notification of my reply, just simply tick the box at the right ab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