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5日 (二)
陝西省 ~ 銅川市 ~ 陳爐古鎮 ~ 西安市
昨天,長途車與小韓閒談時,
她說曾經住在窰洞。
讓我們感到十分有興趣,
於是加費請她帶我們參觀。
她與小魏及公司商量後,
今天下午我們便約好
參觀小韓的故鄉 -- 陳爐古鎮。
#1 離開壼口瀑布,
我們用3個半小時才到達目的地。
陳爐古鎮被命名為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2 13:50,小韓先找午餐的店舖。
#3
#4
#5 我們隨便的選了一間食店。
2點幾還找到食店,
已經很幸運了。
#6 就這一間吧!
#7 山上的寺廟。
#8 陳爐古鎮,根據當地居民說,
「陳」字是陳舊的意思。
#9
#10 原來附近還有很多景點。
#11 據史書記載,陳爐鎮因
“陶爐陳列”而得名,因陶瓷而留名。
#12 這個壼很特別,
只有壼底入水,
但入水後又不會倒流出來。
#13 先醫肚,再參觀。
#14
#15
#16
#17
#18
#19 小鎮內有人民法庭。
陳爐在陝西省銅川市印台區東南15華里的山顛上,全鎮總面積99.7平方公里,地形為土石低山樑塬丘陵地貌。平均海拔1200米。
據《史書》記載,陳爐鎮因 “陶爐陳列” 而得名,因陶瓷而留名。陳爐古鎮是宋元以後耀州窯唯一尚在制瓷的舊址,其燒造陶瓷的爐火1400多年來灼灼不息,形成 “爐山不夜” 的獨特美景,是「古同官八景」之一。作為陝西乃至西北最大的制瓷窯場,它被譽為 “東方古陶瓷生產活化石”。
如今的陳爐古鎮人依然住窯洞,靠手工製陶作坊養家餬口,對着罐罐壘牆、走着瓷片路……白天,在太陽照射下,整座山鎮由於陶瓷色彩的相互映射,籠罩在一片五彩斑斕的光芒中;而到夜間,燒製陶瓷的爐火又格外奪目豔麗,將整個古鎮映襯得神秘妖嬈。
宋代,中國瓷業蓬勃興起,北方形成了 “定窯、鈞窯、耀州窯、磁州窯” 四大窯系。這四大窯系以其精湛的工藝、精美的產品而享譽華夏,暢銷海外,被譽為中國北方的四大名窯。(網上資料)
#20 罐罐壘牆和瓷片鋪路。
陳爐的陶瓷民居建築風格也保留了尚古之風,最具當地特色的莫過於陳爐古鎮專屬的罐罐壘牆和瓷片鋪路,就連兩側的石頭橋欄上都是由廢棄陶瓷所制成的裝飾品,形態各異,小巧玲瓏,使得沿途的每一段風景都有了獨特的意義。(網上資料)
#21 茶葉。
2006年,陳爐古窯址已被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耀瓷燒製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陳爐古鎮被命名為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是陝西省目前唯一的一箇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11年,陳爐古鎮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這是陳爐古鎮諸多榮譽稱號中目前最為耀眼的四塊金字招牌 ~ “陳爐八景”。
明清之際,全國各地都有當地的八景,當時的 “同官(即今銅川)八景” 之一「爐山不夜」便是反映當年陳爐瓷業的興盛狀況。清代陳爐也有 “陳爐八景”,一直流傳至今。
“陳爐八景”(當地歌謠·清代)
爐山不夜第一景,泥池水鏡陶容生。
石罅玉柱豐年兆,層洞錯雜宛花城。
四堡撐天遙相望,周陶宗古迤長興。
古剎密集瓊雲護,煙霞彩屏話丹青。
詳解:第一景,“爐山不夜”。指當年陳爐窯場瓷業興盛,爐火晝夜不熄。(網上資料)
#22 路旁販賣的瓷器,
手工精緻。
#23 我們想玩陶瓷,
小韓很用心的幫我們找師傅。
#24 到處都是罐罐壘牆。
#25 踏入小鎮之後,
感覺上個人的藝術也感重了。
#26
#27 非遺傳承人 ~ 李和平。
#28
#29
#30 山上寺廟,
因為我們參觀時間不多,
只好遙望。
#31 小韓繼續用心的
幫我們找陶瓷師傅。
#32
#33 這家又沒有人,再找。
#34 陳爐古鎮的景區介紹。
#35 一個優雅的古鎮。
#36 “王家瓷坊” 為陳爐鎮最大的瓷坊。
“王家瓷坊”作為陳爐鎮最大的瓷坊,在繼承傳統制瓷工藝和傳統陶瓷產品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擔負著弘揚民族文化、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任。
#37
#38
#39 我們就在這裡玩陶瓷 ~ 王家瓷坊。
#40 牆上掛上 「陳爐八景」的歌謠。
#41 老闆給我們每人塊陶泥,
教我們如何開始,
大家就自我發揮了。
#42 我們都是第一次製造陶瓷,
心情都很興奮。
#43 有點像樣了。
#44 要輕輕手。
#45 有板有眼,但稍為加力便砸壞了。
#46 又見到這個在瓶底入水的壼子。
最後我買了它珍藏。
#47 店子內的展品。
#48 店子內的工作室。
#49
#50 在工作中。
#51 罐罐壘牆。
#52
#53 王家瓷坊。
#54 這是我最終的作品。
老闆可以幫忙上色,
然後寄給我們。
#55 老闆介紹他的作品。
享譽世界的“大老碗”瓷器,是陳爐獨有的傳統青花瓷,當地人叫做藍花。上面繪製的寫意花鳥魚蟲簡練概括,無論是聊聊數筆的蘭花、苜蓿花,還是纏枝牡丹,或一尾小魚,繪製在碗和盆碟上立即就鮮活起來,質樸的民間意趣中呈現着渾然大氣的品格。在陶碗上輕輕一叩,就發出清脆宛如磬玉般的動聽聲音。除了青瓷外,陳爐70年代末還生產一種孔雀藍瓷瓶,它以寶石般的藍色輔以描金繪畫裝飾,別有一種嬌豔富貴的世俗氣息。面對着這些精美絕倫而古樸大氣的陶瓷工藝品,不得不讓人驚歎陳爐瓷鎮的非同凡響。(網上資料)
#56 這個是“大老碗”嗎?
#57
#58
#59 著名的睡小孩。
玩完陶瓷,我們去探訪小韓的叔叔,
順道去參觀中國大陸
黃土高原地區的特色建築 ~ 窰洞。
窰洞是由原始穴居中的橫穴發展演變而來。
#60
#61 找了差不多半小時,
小韓才找到她叔叔的家。
窯洞,也作窰洞,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築形式,是中國大陸黃土高原地區的特色建築。
西北地區的陝北、隴東、晉中等地是窯洞建築集中地區。研究者認為,窯洞是由原始穴居中的橫穴發展演變而來。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菜園遺址(林子梁遺址)的8座窯洞式房址已有四千多年歷史。明清時,窯洞是黃土高原和黃土盆地農村的主要民居形式。
主要特點是頂上覆土,內部下面方型上面拱型(應天圓地方之說)。多數後面比前面稍窄,呈喇叭形。常見的單間窯洞寬3.5米左右,高3-4米,深5-9米。前面有木結構、帶門和格子窗的外壁。內部牆面上抹泥、熟石灰或摻石灰的泥,還可以貼紙和窗花進一步裝飾。窯洞前的地面平整後,在周圍圍以土牆。(網上資料)
#62 窯洞房子。
#63 內部也寬敞,
不過,食、睡都在同一房中。
#64 床尾是廚房。
#65 房間的後端是儲物地。
#66 不知是什麽植物。
#67
#68 窯洞是黃土高原和
黃土盆地農村的主要民居形式。
#69 能夠參觀窯洞,
真的很開心。
#70 床可以加熱,
冬天保暖用。
#71 另一房間。
#72 頂上覆土,內部下面方型上面拱型
(應天圓地方之說)。
多數後面比前面稍窄,呈喇叭形。
一戶人家一般需要3孔以上的窯洞。正窯(一家之長居住的窯洞)向南或向東。各個窯洞可以並列,上下排列用磴道或梯子相連,或者圍成四合院形式。(網上資料)
#73 3孔窯洞。
#74 窯洞附近有水井。
#75 水井,上面是剛參觀的叔叔之家。
叔叔很好客,
帶我們去採摘粟米。
窯洞可以分為:
1. 土窯:直接在黃土形成的崖壁上挖孔形成居室;多數在內部加蓋磚或石牆,以防止土層倒塌。
2. 磚窯、石窯:在平地上用磚或石頭搭成牆壁和上部的拱,然後人工蓋上土。
3. 接口土窯,也稱磚(石)面窯,是上面兩類的混合:在土洞的前方用磚、石擴建而成。
4. 靠崖窯
5. 天井窯
6. 覆土窯 (網上資料)
#76 這些都是窯洞,
但已廢棄了。
黃土高原比較缺乏木、石等建築材料和燒磚、瓦所需的燃料,但有質地細密的黃土層。窯洞特別是土窯充分利用了這一情況。外部的土層有利於室內恆溫和隔音。下面是實地的地板可以大量承重。易燃材料不多因而火災不易傳播。而且造屋成本低。
有研究者總結窯洞五個優點:
因地制宜、
因材致用、
因材施構、
冬暖夏涼、
因勢利導。
窯洞缺點則計有:
只能單層建築,不耐雨淋,內部容易潮濕;
室內光線、透氣比較差;
遇地震時容易倒塌,如發生在1556年陝西的嘉靖大地震、1920年寧夏海原大地震。(網上資料)
#77 窯洞。
#78 已廢棄了的窯洞。
#79 叔叔的粟米園。
#80 新手摘粟米,
有一定的難度。
#81
#82
#83
#84 終於成功了。
#85 滿載而歸。
#86 把收成搬回叔叔家。
#87 這是合桃嗎?
#88 小魏立刻把果子破開,
讓我們看到合桃的真身。
#89 豆角。
#90
#91 19:10,時間不早了,
還要長途車回西安市。
#92 好美的晚霞。
#93 陳爐古鎮約在海拔1200米,
我們要下山呢!
沿途還可以賞晚霞。
#94
#95
#96
#97 陳爐醋也是很著名的特產,
小韓也要帶醋手信回家。
#98
#99 21:40,2個半小時的行車,
終於回到西安市,
因為酒店漏水,
今晚我們要轉住另一間酒店,
由於太晚了,
我們就在附近找晚餐。
#100 我們進入了最旺的一條街。
#101 竟然找到一間廣東美食店。
#102 吃了幾天陝西菜,
難得能品嘗廣東口味。
#103 味道又真的不錯。
#104 原來老闆10多年前
由香港移民到西安,
由修車轉行到開食肆。
#105 「一杯老珠入我喉,
笑看人生苦與愁。」
記得說明要冷凍啤酒,
否則只會飲到常溫啤。
#106 煲仔飯好吃。
#107 「欣集古鎮」,
記著門牌,明晚再來。
#108 徒步回酒店時,
買了甜品,味道又真的很好。
回到酒店都已經11點多,
整理完畢,快點休息,
因為明天要上華山。
~ 待續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謝謝來訪得意Blog,喜歡收到我的回覆留言,請tick「通知我」的方格啦!If you would like to receive the notification of my reply, just simply tick the box at the right ab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