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 (二) 上
博爾扎諾B&B酒店(B&B Hotel Bolzano) ~
多洛米堤 (Dololmites) ~
多比亞科 (Toblach/Dobbiaco) ~
Rifugio Auronzo ~
拉瓦雷多三峰山
(Tre Cime Di Lavaredo/Drei Zinnen) ~
Rifugio Lavaredo
(08:00 ~ 14:30,6小時半)
多洛米堤的風景區真的數之不盡,
而且每一景區都有保證,
不過要走遍所有景點,
短短幾天是不可能的。
之前去了山谷;
到了湖邊;
今天我們開始登山,
第一座是必訪的三峰山。
1- 今天8點出發,
到超市買午餐,
再駕車到多比亞科坐巴士上山。
今天我們要早出發,
由酒店到多比亞科需要一個半小時,
也要預算塞車時間,因為入山的車不少呢!
由於Alex幫我們在網上預訂了11點的登山巴士票,
巴士登山十分滿座,
遲到了,便不用登山了,
因為下一班車應該也沒有座位。
2- 找到登山巴士站444號巴士,
沒有劃位,但限了人數,
如果網上沒有購票,
理輪上是沒有座位的。
3- 10:24,這個是我們登車的等車站。
4- 時間還早,
我們去找洗手間,
順道參觀小鎮。
5- 鎮上的酒店。
6- 11:00,上車了。
7- 車上都差不多座滿,
因為中途有幾個停站,
有幾個遊客上車。
8- 一隊單車隊登山,加油!
9- 11:40,車程一小時。
來回車費22歐元。
10- 開始接近景區,
一座一座高山,
如一座一座石塔。
11- 好美的鋸齒山 ─
卡迪尼山脈 (Cadini di Misurina )。
12-
13- 越接近景點,
越多山脈。
14- 11:54,到達Rifugio Auronzo。
背後是白雲石質的
多拉米堤 (Dolomites) 山脈。
15- 離開巴士後,
便被周遭環境吸引了。
16- 心想這邊的徒步山徑好像更美。
17- 多拉米堤山脈真的很好看。
18- 這是通往三峰山的路。
19- 背景是魔多之塔,
也是我心儀的地方,
心想我們為三峰山而來,
先訪三峰山!
20- 轉頭一定會來探你的。
21- 現在先拍多點照片,
因為山中天氣難遇,
而且天氣預測有雷暴,
趁著藍天景色,
就不要吝嗇數據。
22- 有「魔多之塔」之稱的
卡迪尼山脈 (Cadini di Misurina)。
23- 巴不得立即跑過去。
24-
25- 原先Alex預購的回程巴士
在下午4點15分,
後來被改了到6點15分,
我們更滿意,
因為時間較充裕。
多洛米堤(Dolomites)的山脈主要由一種稱為白雲石 (Dolomite) 的碳酸鹽岩石構成,這種岩石是一種鈣、鎂的碳酸鹽礦物。 多洛米堤地區的白雲石岩層經風化侵蝕,形成了陡峭的山壁和奇特山峰,使其具有獨特的地貌景觀,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故此多洛米堤山脈又稱為白雲石山。
26- 入三峰山的路口。
27- 12:16,趁著院友們去洗手間,
我遇上了一位台灣山友,
與她交談下知道她們剛從「魔多之塔」回來,
大讚那邊美景之外,
還提點我們遲些時間會有雷暴,
如果要環繞三峰山一圈,
需時4至5小時,要多考量。
我原來設計的行程:
Rifugio Auronzo ~ Tre Cime Di Lavaredo ~
Rifugio Lavaredo ~ Forcella Lavaredo ~
Drei Zinnen Blick ~ Rifugio Locatelli
到尾站上戰時遺蹟拍洞中三峰山、看湖,
然後沿路回。
希望趕得去魔多之塔。
28- 三峰山入口有恐龍啊!
原來介紹恐龍展覽 ~
三峰山黎明時光 ~ 恐龍。
根據資料的介紹:從拉瓦雷多的三峰山 (Tre Cime Di Lavaredo) 到梅托宮博物館 (Palazzo Corte Metto Museum),這是一個在Auronzo Di Cadore 全境內廣泛分佈的展覽,展出化石和原物的重建,以發現恐龍與這些奇妙山脈之間非凡的聯繫。
29- 網上見到的三峰山徒步徑,
現在我們踏上了這條稱為101的山線。
30- 下面應該是密蘇里湖
(Lago Di Misurina)。
31- 等了5年終於踏上三峰山,
心情真的是興奮。
32- 美麗的山谷。
33- Rifugio Auronzo 山屋加上
魔多之塔成為美麗的構圖。
34- 山屋朝聖式的向著
魔多之塔。
35- 好美!
36- 多洛米堤(Dolomites)的山脈
主要由一種稱為白雲石 (Dolomite)
的碳酸鹽岩石構成,
這種岩石是一種鈣、鎂的碳酸鹽礦物。
37- 故此多洛米堤山脈又稱為白雲石山。
38- Rifugio Auronzo屹立在山峰上,
很霸氣啊!
39- 在101路線看魔多之塔。
40-
41- 6月是看花的好日子。
42- 好漂亮的鋸齒山。
43- 走在三峰山腳下。
三峰山(義大利語:Tre Cime di Lavaredo;德語:Drei Zinnen 是義大利東北部塞克斯特訥多洛米堤山脈三個獨特的垛口狀山峰。海拔高度: 2,999 公尺,地形突起高度: 568 公尺。
從東到西,三峰分別是:
小峰(Cima Piccola / Kleine Zinne)
大峰(Cima Grande / Große Zinne)
西峰(Cima Ovest / Westliche Zinne)
44- 三個獨特的垛口狀山峰。
45- 遠處的戰爭紀念碑。
46- 三峰山。
47- 約1公里後到達
Cappella degli Alpini小教堂。
是為了紀念在該地區陣亡
的士兵而建立的。
直到1919年,義大利和奧匈帝國之間的邊界直接穿過拉瓦雷多Tre Cime di Lavaredo,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這裡曾發生過激烈的戰鬥。遊客們仍然可以看到戰壕和防禦工事的遺跡,這是所謂的阿爾卑斯山白色戰爭留下的。小教堂Cappella degli Alpini是為了紀念在該地區陣亡的士兵而建立的。
48- 我們沒有行過去,
只是遠看,
應該是戰爭紀念碑。
49- 好美的環境。
50- 最接近三峰山。
在1919年以前,三峰山曾是義大利與奧地利邊境的一部分,現在則是義大利博爾扎諾-上阿迪傑自治省與貝盧諾省之間的邊界,以及德語區與義大利語區的邊界。大峰海拔2,999公尺,小峰2,857公尺,西峰2,973公尺。
51- 那邊天氣有變化。
52- 鋸齒山與三峰山遙遙相對。
入口有資料介紹每座山的名字,
但也記不上來了,
只記得是鋸齒美峰。
53- 舖滿山頭的白雲石。
54- 院友們都忙於與三峰山合照。
55- 12:55,見到Rifugio Lavaredo山屋。
56- Cima Piccola、Cima Grande
及Cima Ovest。
57- 剛巧光線把三座山峰染紅。
58- 院友們都把握時機拍照。
59-
60- 13:02,到達
Rifugio Lavaredo山屋。
61- 我們都準備吃午餐,
但是風雨欲來。
62- 那邊箱仍然藍天,
我們這裡滂沱大雨,
而且越來越大雨,
還打雷及閃電。
63- 我們只好走進山屋,
順道吃午餐。
餐廳的碟墊是三峰山的地圖。
64- 三大巨頭。
65- 食物味道可以但太少了。
66- 還有美味甜品。
67- 剛才還是藍天的鋸齒山,
轉迅間變成雷雨交加。
山區的天氣是深不可測。
68- 13:47,差不多半小時大雷大雨,
終於可以離開山屋。
看過風向及時間,
而且心繫鋸齒山,
不如早點回頭。
69- 4位院友決定繼續預算的路段
更希望能環繞山峰山,
於是我們便兵分兩路。
70- 沿途回去,天色漸漸好轉,
雨點也小了。
71- 14:00,風吹開烏雲。
72- 三峰山方向呈藍天。
73- 拍下Cappella degli Alpini
小教堂的正面。
74- 再拍山嶺上的戰爭紀念碑。
75- 一場大雷雨後,
把山嶺都洗乾淨。
76- 再次見到Rifugio Auronzo山屋。
77-
78- 雨後的色彩很悠和,
有寧靜的感覺。
79- 天晴了,
景色也變美了。
80- 雖然美景在前,
我們也趕緊腳步。
81- 鋸齒山的烏雲也吹開了。
82- 越變越美。
83- 沒有足夠的陽光,
但色彩真的很美,
所以多拉米堤就是美的代表。
84- 有陽光沒陽光都有不同的美,
色彩很悠和。
85- 回看三峰山方向,
帶着半點憂鬱的色彩。
86- 14:33,回到停車場。
87- 小休後出發去卡迪尼山脈觀景台
(Cadini di Misurina Viewpoint)。
88- 一場大風暴之後,
一切又回復平靜。
89- 我們剛好避開了狂風暴雨,
沿途見到山友都衣襪盡濕。
三峰山是多拉米堤山區必遊景點之一,
除了可以繞三峰山行一圈外,
也可以選擇自己適合的路線。
在Rifugio Auronzo旁有順時針路線,
也有逆時針路線,
可以隨着自己的喜好選擇。
時間限制了選擇,
我們放棄了繞到三峰山的背後,
趕往魔多之塔的秘景,
會否後悔呢?
~ 待續 ~
小鬼貼士:
沿途除了山屋之外並無水源,需準備足夠的飲用水;
全程無遮蔭,需注意防曬;更須留意雷擊;
山區天氣多變化,必要準備適當防水與保暖衣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謝謝來訪得意Blog,喜歡收到我的回覆留言,請tick「通知我」的方格啦!If you would like to receive the notification of my reply, just simply tick the box at the right ab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