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2日星期五

烏茲別克撒馬爾罕 20140623

累積瀏覽: 無料カウンター
2014623日〈一〉

烏茲別克斯坦 (Uzbekistan)

塔什干 (Tashkent) → 撒馬爾罕 (Samarkand)
265公里 行車4~5小時

旅遊點
吉爾艾米爾皇陵 Gur Emir Mausoleum, 
雷吉斯坦廣場 The Registan, 
撒馬爾罕名店大街 Samarkand Bazaar, 
比比哈藍清真寺 Bibi Hanum Mosque, 
薩伊金達皇室陵墓Shakhi Zinda Ensemble

收到Blog友阿飛的留言,他估中了山上營火會時我們唱了一首世界共通語言的歌曲作結尾,這首歌就是「Happy Birthday」了。恭喜恭喜!利害利害。你估中了。

這次的烏茲別克斯坦主要遊三個中亞最古老的城市,撒馬爾罕、布哈拉、希瓦,起初我以為所有清真寺都是同樣模式,但原來每個城市都各有不同的感受,接觸到的古蹟都有不同的欣賞價值,真的不枉長途跋涉的來到這裡。


#1  酒店包了早餐,
但都是簡單的麵包、奶茶、餅干、烚蛋、腸仔、火腿。


#2  這位沒有足夠假期的團友,
只參加了登山部份,
今天要向我們道別了,
乖乖的回港吧!


#3  11:00 到了中途站的餐廳吃午飯。
烏茲的餐廳有不同的檯櫈,
這張我稱為床的檯十分受當地人歡迎。


#4  沙律、菜湯、漢堡羊串及羊肉串。
不過用餐費不包洗手間費用,
上廁所每位500Soun(約1.5港元)。


撒馬爾罕是中亞最古老的城市,已存在了2750年,Samarkand突厥語即富庶之地,漢朝稱為「康居」,唐朝稱「颯秣建國」是唐玄奘取經路之一,元朝是屬「花刺子模」國,是絲路西段必經之路。
由於這是一個重要地方,所以,也是兵家必爭之地,以致戰亂頻繁,由六至十八世紀先後被土耳其人、阿拉伯人、蒙古人和伊朗人所佔領,19世界併入俄羅斯帝國,1924年6年間曾是烏茲別克加盟共和國的首都。

撒馬爾罕是帖木兒的出生地(1336~1405),古蹟也多是帖木兒時期的產品,在帖木兒之前的歷史遺蹟幾乎全部遭蒙古成吉思汗屠城而破壞。當年成吉思汗攻打撒馬爾罕的時候,8天破城,下令屠城,所有與伊斯蘭教長期有關係的五萬人可留在城內,其他不出城的人都格殺勿論。現在我們參觀的所有景點都是環繞帖木兒而生。

帖木兒的帝國最鼎盛的時期,國家版圖可媲美祖先成吉思汗王國,帖木兒為了顯示國力強大,建築了不少宏偉、美麗的建築物,把撒馬爾罕打造成一個繁榮的首都,迄今全城還留有14~17世紀的清真寺與陵寢。
19世紀末開始將古城分為舊城與新城,新城區全部是俄羅斯式的建築。


#5  13:36 到達撒馬爾罕。

第一個參觀地是吉爾艾米爾皇陵(Gur Emir Mausoleum),亦是帖木兒(Tamerlane)的陵寢,帖木兒死後也葬於此。
帖木兒在死前在陵墓碑文中下了詛咒,「任何打開石棺的人會被懲罰。」高大的導遊哥哥說。
他續說其中一個靈驗詛咒的故事 ─ 1941年6月8日蘇聯領袖下令打開600多年的石棺地下室作考古,這次考古發現了帖木兒身型十分高大約170公分高,是一位瘸子,而他在印度受傷的右肩骨骼仍然留下大道疤痕。他最疼愛的孫子烏魯貝克是被其子斬首而死。一位人類學家更以帖木兒的骨骼面容繪畫了帖木兒的容貌,通過多番驗證,畫像認為是帖木兒的真貌。

但同月22日德國希特拉開始對俄國展開猛烈攻擊,1942年俄國人被嚇壞了,趕緊把帖木兒運回撒馬爾罕以伊斯蘭教的儀式重新下葬;更巧妙的是俄軍在史太林格勒戰役戰勝了德軍,令到這個詛咒更神秘。


#6  帖木兒陵寢的入口,建築十分宏偉,
當然要付入場費10000Soun(約25港元),
另外,陵寢內拍照要付額外費用。


#7


#8  碧藍的瓷磚鑲工極為精細,
齊整的排列。


#9  一磚一瓦都是人手貼上,
工程何等浩大。


#10  極精品的馬賽克手繪瓷磚


#11  高大導遊給我們講了很多故事,
還帶了書本介紹。


#12  精心設計的圖案排列


#13  圓拱形的陵墓極考手工


#14  陵墓內金碧輝煌,
手工極為精細。


#15  美麗的碧藍


#16  牆壁上的圖案如阿伯拉文


#17  陵墓內放有帖木兒墨綠色玉石棺,
旁邊是帖木兒最疼愛的孫子烏魯別克,
及2個兒子、另1個孫子、2個曾孫及1位聖人的石棺,
當然真正的遺體埋在深深的地下。


#18  陵墓內的手繪瓷磚


#19  伊斯蘭教藍色是代表純潔、和平的顏色。


#20  陵墓內,這是唯一原有的大理石。


#21 莊嚴的環境下想起高大導遊所說
帖木兒的詛咒,加添幾分神秘。


#22  夢幻般的美麗


#23  神秘


#24  帖木兒陵寢


#25  重建的瓷磚,陵墓經歷幾個世紀的破壞及地震,
在1958年重建。


#26  陵墓的圍牆


#27  整座莊嚴陵墓

離開帖木兒陵寢,第二站是雷吉斯坦廣場 (The Registan)。
Registan是帖木兒首都最美的中心廣場,意思是「沙地」。因為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條河流流經此地,後來乾涸了,只留下沙地。15世紀時在這裡興建了第一座神學院─烏魯別克神學院。

神學院(Madrassah)是回教最高的教育機構,只收男生入讀,可選擇讀10年,12年或20年,主修學科是學習「可蘭經」(Koran),其他學科學生可自由選科,也可以自由選擇教師。

廣場中的三座建築物是16、7世紀的回教學校:
1.左手面是最古老的烏魯別克神學院(Ulugbek Madrassah)─比其他兩所神學院早了200年存在,是帖木兒最疼的孫子烏魯別克國王所建,他是一位著名的學者、天文學家、詩人及哲學家,也曾經在這裡當數學及天文學教師。

2.右手是希爾多爾神學院(Sher Dor Madrassah)─這所學院與烏魯別克的建築相同,唯一特色是門上方刻有兩隻老虎及拜火教太陽的圖案。因為撒馬爾罕建城時出現了兩隻老虎,所以又稱為「老虎城」,但回教是禁止任何偶像崇拜的,出現了這個拜火教的圖案又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3.中間的提雅卡力神學院(The Tillya Kori Madrassah)─最著名的是內建有金壁輝煌的清真寺,內部全由純金裝潢,極盡奢華。


#28  雷吉斯坦廣場 (The Registan Square),
包括三座排列品字形的神學院。


#29  高大導遊幫我們買了入場卷16000soun(40港元)。


#30  我們經過了右手面的神學院,
先往最古老的神學院參觀。


#31  Registan的中央有一塊白色的瓷磚,
不知有何代表。


#32  左手面的Ulugbek Madrassah,
可以容納100位學生的宿舍,
4間25人的課室及小清真寺。


#33  門口的馬賽克手繪瓷磚,
全人手砌成。


#34  最古老的神學院內,
帖木兒的孫子烏魯別克國王曾在這裡任教。


#35  再到中間的一所神學院,
為了視線的美化,
這間神學院的宣禮塔較矮。


#36



#37  中間是The Tillya Kori Madrassah,
內有一所金碧輝煌的清真寺。
還有一個特色建築是,外有兩層的建築,
但內只有一層。


#38  金碧輝煌的清真寺,
全是純金打造。


#39  極盡華麗


#40  據說有15公斤純金的裝飾


#41  清真寺內的門會造得較矮,
原因是尊重的意思,
因為每人進出時都要低下頭來。


#42  右手面的Sher Dor Madrassah,
建築與Ulugbek Madrassah大致相同,
只是多了兩間冬天課室。


#43  好整齊的手工


#44  與左面的神學院一樣,
外面的設計是一層過,
但內裡卻是兩層的建築。
也是這三座神學院的其中一個特色。


#45  剛才提及的老虎與拜火教太陽圖案


#46  內裡是兩層的宿舍及課室


#47  老虎像


在Registan逗留了個多小時,
跟著高大導遊帶我們穿過
撒馬爾罕的名店大道到下一個景點,
這條行人步道很闊,很清潔,
路一望無際,就是一條很長的直路。


#48  但在這個太陽高掛,氣溫達40度的時候,
大家都立即取出防曬工具,
仍然叫苦連天。


#49  好古董味道的酒店


#50  酷熱難耐,冰條及凍飲是令人振奮的動力。


#51  經過一所幼稚園,據說是名校。


#52  另一所酒店


#53


#54  這條名店大道行了20分鐘,
終於到了一下個目的地了。

中亞最大的清真寺─比比哈藍清真寺。是帖木兒為他最竉愛的中國妻子比比哈藍而建,據說帖木兒有18位妻子。在興建過程中遇到3次大地震催毀,不過終於以幾年時間完成了,寺內可以同時容納1萬人做崇拜,庭園中間更放了一座巨型放置可蘭經的石書架。

而高大導遊說了一個悲慘的愛情故事給我們聽:
帖木兒到印度打仗時,比比哈藍負責興建這座清真寺用來取悅帖木兒,所以,她希望在帖木兒回國之前建成,可是這個巨型的宣禮塔一直都未能完成,於是她請來興建塔的義大利總設計師詢問,比比哈藍據說是一位驚為天人的美女,設計師瘋狂的愛上她,要向她索一吻才肯完成興建,比比取出一盤七彩的雞蛋說,外表不同的雞蛋但打開了也是相同的,你可以在我的人民中揀選任何一位美女代替吧!但設計師卻取出一杯水及一杯酒,他說兩杯外表都一樣的東西,但飲了水只會令我感到冷,酒卻會令我陶醉。由於時間緊迫,比比答應了設計師的要求。
雖然清真寺可以在帖兒凱旋回國時趕及建成,但在比比的臉上留下了設計師的吻痕,帖木兒盛怒之下賜死了比比,讓她從該宣禮塔上跳下。自此,帖木兒宣佈所有女人要以布遮臉,以免招惹狂風浪蝶。

但由於清真寺的工程興建太趕急,當時征用了600個奴隸,100隻大象,200設計師,可是建築不穩固之下,清真寺的壽命不長(1399~1404年),在帖木兒死前(1405年)已經開始砸毀,2009年才開始重建。


#55  16:40 入場費10000soun (約25港元) 


#56  仍然有不少剝落的外牆


#57  感覺好宏偉,但聽了比比哈藍的故事又覺得很淒怨。


#58  花幾年時間興建這麽巨大細緻的工程,
真是將貨就價,難怪5年便砸毀。


#59  巨大的可蘭經的書架,
據說在這裡圍著逆時針走三圈,會得到祝福;
又說婦人穿過架下的兩個空隙,
便會如願得子。


#60  比比哈藍的陵墓


#61  還未完成重建


#62  但建築真的很美


#63  這個巨型圓頂真的很美


#64  可惜經過大地震之後毀壞嚴重。


#65


#66  以前以人手興建的巨型圓頂建築物真的不容易。


#67  設計好美,可惜不穩固。


#68


#69


#70  這個巨大圓拱形設計太美了。


#71  離開了比比哈藍清真寺,
經過農民市場,
可惜星期一休息。

17:40 今天的行程還未完,可能天氣太熱,我們都越行越慢。
最後一個目的地是薩伊金達皇室陵墓Shakhi Zinda Ensemble,意思是Living King。
陵墓主要是紀念Kusam-ibn-Abbas(The Living King)而建。
這個是建於15世紀的帖木兒皇室墓園,陵墓包括帖木兒的兒子、公主、妃子、親戚、將軍等。

高大導遊又講故事,據說Kusam是先知模罕默德的姪兒,七世紀阿拉伯人攻打撒馬爾罕,他把阿拉伯的伊斯蘭教義努力傳道,他是第一位宣揚回教的教士,卻被反對派斬頭,但傳聞他竟然拿著自己的頭到了一個井─Garden of Paradise抛下去,代表他現在還是活著。 

烏茲別克當時是崇拜奉襖教(拜火教),阿拉伯人入侵時傳入伊斯蘭教,據說當時建了很多清真寺,游說人民每星期五到寺參拜。習以為常,大家就信仰了回教,現在當地人每天崇拜五次,每星期五到清真寺及在節日崇拜,一生人要到麥加朝聖一次,以前朝聖均以徒步或騎駱駝,頭上纏有白頭巾,如果中途死去可以用來裹屍。


#72  入場費7000soun(16港元)


#73 沿著這段11世紀的石頭路往上走,
 據說要默默的數數這段樓級的數目,
必需上落數目相同,否則要上下走40次作懲罰。


#74  這稱為「最古老的門」,
也就是Garden of Paradise的入口,
Living King所在地。



#75  9~14世紀的設計,全是瓷磚。


#76


#77  這是唯一保存下來的最古老的木樑  


  內是回教徒清修之地,
清修時日間只可以唸經及靜坐,
晚上才能出來取食物。

#78  我們坐在裡面心境好寧靜,
靜靜地聽著高大導遊講故事。
在內,拍照要付錢的,
而且要買入場卷的時候一併買票。


#79  繼續參觀其他陵墓,
有些墓內都是不知名的。


#80  這所是我覺得最美的,
色調最柔和,好靚!


#81


#82

與高大導遊道別,今天的旅程完結了。

#83  18:30回到今晚的酒店,
好奇怪,我總覺得這裡的水平線有問題,
每次影這些建築物都有傾斜感。


#84  皇室般的寢室


#85  飯廳


#86  窗口有人Say HI,見到嗎?


#87  今晚的晚餐,環境好有中亞味道。


#88  飯後,大家出外換錢,
街頭比銀行滙率高,
1美元換到3000soun,
每人換了30美元,頓時荷包腫脹。
雖然現在有5000元為最大面額,
但通常都只換得1000元面值,
30美元換了90張錢。笑死!
我們的領隊CAT就是用一個透明膠袋收藏我們的洗費。


我覺得撒馬爾罕是一個有豐富、耀眼顏色的城市,視覺上很奪目,可能是以彩藍色為主,所以建築物好搶眼,好有波斯色彩。帖木兒要向全世界顯示他的盛世王朝,所以,不斷征服其他國家之外,更不斷的在國土上興建色彩斑斕的清真寺,神學院、陵墓,目的是向外國顯示威信,可惜經不起歷史戰爭、地震的洗禮,珍貴的建築都破壞了,餘下大部分都是重建,不過,我們能夠從這些美麗宏偉的建築物回想到當年的盛世,也是不柱此行。

明天要離開撒馬爾罕,明晚會住蒙古包。這晚我在想,跟著再到的兩個城市所見的清真寺等也是這樣的嗎?

後記:這篇文章寫得好辛苦,因為看著一張一張的相片,太多回憶,太多故事在腦中想記下來,跟著從網上的資料作比對,發覺部分故事與高大導遊所說的有偏差,例如:他說,比比哈藍沒有被賜死,從宣禮塔抛下來的是設計師的屍體等。我相信往後幾篇也是同樣寫得辛苦,因為中亞地區的歷史故事太多了,我好想把它們一一的記下來,當我印象開始模糊的時候可以從新享受旅程。






26 則留言:

  1. 25港元 參觀帖木兒起值。

    回覆刪除
  2. Banner 似打機的背景圖

    回覆刪除
  3. 街上咁少人,是因為是氣溫太高? (40度) 、遊客少 ?

    回覆刪除
  4. 謝謝豐富的資料,好像重遊一次:-)

    回覆刪除
    回覆
    1. 看著一幅幅的照片,所有現場都回來了。

      刪除
  5. 建築物都建得極精緻,色彩也賞心悅目,確直得細意欣賞,毁了實是可惜,幸而有復修,令它們可重現於人前。

    回覆刪除
    回覆
    1. 如果是原汁原味更好,翻新有時會不倫不類。不過,當地政府都盡量修復原貌。

      刪除
  6. 美麗的照片加上動人的故事,精彩!

    回覆刪除
  7. 好靚既藍色, 有d相好似螢光色.

    回覆刪除
  8. 回覆
    1. 導遊大哥講咗好多故事,事隔個幾月,都記得好辛苦。

      刪除

謝謝來訪得意Blog,喜歡收到我的回覆留言,請tick「通知我」的方格啦!If you would like to receive the notification of my reply, just simply tick the box at the right ab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