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28外蒙古」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28外蒙古」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9月15日星期四

外蒙古後記 20110915

2011年9月15日〈四〉

小時候記不起是何時我還以為我們是生活在地球的裏面,又記不起是何時我才明白我們是住在地球的表面,但覺得好神奇,世界這麼多人住在這個圓形的物體上不會跌下來,開始認識地心吸力,也知道地球內是火熱的熔岩。不過,仍然是不明白,總之就是神奇─只能讚嘆做物者的偉大。

小時候亦沒有想過要走遍天涯海角,但當第一次踏上北非摩洛哥之旅後,便只想越走越遠,我要遠走高飛啊!我要看看這個神奇的世界啊!看看其他人在這個圓形的物體上是如何生活的!

蒙古國帶出來的是一個原始的地方,人的生活可以很簡單,大自然的景色也可以很簡單,只要有天,有地,有山,有水,有樹,有草便可以構成一幅很美麗的圖畫。為何覺得原始?因為這裡沒有支援遊者的設施,可以說是以草作床,以天作被的感覺。我們是城市人,並不是所有人會接受這一類認為是艱苦的行程,甚至會討厭,我好慶幸遇上願與我為伍的親人及朋友,兩位勞心勞力去策劃行程的貓頭,更加感謝天公對我們的眷顧。

我們未能登頂,不過這次行程一直以來都不是標榜攻頂為主題,與非洲登吉力馬扎羅不同,所以,行山的那一天大家都沒有抱著必然要登頂的心態,否則又怎會10:00才出發,所以,沒有要求便沒有失望,反而能夠踏在冰川上更令我們興奮,在阿爾泰山腳下的冰川漫步,有多少人嘗試過呢?激動的心情實在難以形容。

越走得遠,越覺得自己渺小,越覺得渺小,越想走得遠,越想多看這個神奇的世界。


#1 起程



2011年9月14日星期三

外蒙古 ─ 第十一天 20110810

2011年8月10日〈二〉

回烏蘭巴托〈Ulaanbaatar〉

蒙古內航機的不穩定航班時間一直是遊蒙古的絆腳石,隨時隨地殺大家一個措手不及。起程前收到航班要改日起飛,曾經打亂了我們的計劃,幸好影響不太大。

今天我們要離開了,11:30到達機場,預算乘搭14:00機回烏蘭巴托,20:00觀看蒙古音樂會。報到的時候知道航機會延誤,至於延遲多久卻沒有消息,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跟著一小時又一小時的流逝,在無聲無息下我們在這個細小而荒蕪的機場呆等了6個多小時,我們的蒙古音樂會泡湯了。不過,幸好是誤點並不是誤日,否則我們便會趕不上翌日6時的回港航機。



這是我們的蒙古包房



2011年9月11日星期日

外蒙古 ─ 第十天〈下〉 20110809

2011年8月9日〈一〉

回巴彥烏列蓋〈Bayon Olgii〉

沿途經過最接近新疆的邊防的關口,所以,守關的蒙古兵都十分嚴謹,一定要我們交出證件檢查,而且又說我們不停拍照令他們十分憤怒,當時的緊張氣氛把大家嚇倒了,立刻返回車內,鴉雀無聲的等候著。




11:00到了蒙古邊防檢查站,

氣氛有點緊張。

因為向右手面走3km便是新疆,

向左手走便是俄羅斯,

我們身處蒙古。




外蒙古 ─ 第十天〈上〉 20110809

2011年8月9日〈一〉

回巴彥烏列蓋〈Bayon Olgii〉

「心想營幕還可以支撐多久呢?如果沒有我與山水睡在營內,營幕會否一飛沖天呢?幸好我們起營的時候加了足夠營釘,否則,帳篷一定被吹倒。」惺忪之間被風聲弄醒了,只覺頭不停被帳篷拍打著,勁大風,十號風球啊!如果身在營外,加多一把傘,一定會飛上天空。就是在營內,也有感覺人連營舍也快將一起被吹起,我把身體移到中間位置,避開帳篷繼續睡,不過勁風持續了很久很久…。

早上起來,一切好像如常,不過找不到我們的廁所,吹走了?

今天要回到豬籠四驅車的行程,足足7個多小時車程,又是pat pat受難日。



7:30今天天氣很好啊!

太陽出來了!



2011年9月8日星期四

外蒙古 ─ 第九天〈下〉 20110808

2011年8月8日〈日〉

橫越阿爾泰山 ─ 與兒馬說再見



來到大草地,大家都會快放一段。

好好好正!



外蒙古 ─ 第九天〈上〉 20110808

2011年8月8日〈日〉

橫越阿爾泰山 ─ 與兒馬說再見



昨晚整晚下著大雨,在睡夢中也聽到雨點打在營幕啲啲嗒嗒的聲音,雨勢一直持續,而且越來越大,幸好沒有水浸營舍。

差不多8:00大家仍然賴在營內,這是我們最遲起床的一天。不一會雨點好像開始筋疲力盡,大家都蠢蠢欲動的探頭視察環璄,原來教授第一個按捺不住,已經開始活動了。

又再一次慶幸我們選擇騎馬的決定,大雨過後路途滿佈沼澤,如果我們要徒步走過及膝的泥濘路,必然變成一隻大泥鴨,況且,今天要追回昨天擔誤了的行程,要徒步完成這段路程真的是談何容易啊!

離開了雪山之後,我們便以湖光山色作伴,今天接回白水河支流一段,湖畔溪流更多,但遇上灰濛濛的天氣,只能增添了一分淒迷的感覺,也正好反映我們離別在即的不捨之情。



8:00打開少少隙縫都不能阻止雨水的入侵。




2011年9月6日星期二

外蒙古 ─ 第八天〈下〉 20110807

2011年8月7日〈日〉

Khara Airikh 河谷營地 ─ 橫越阿爾泰山






外蒙古 ─ 第八天〈上〉 20110807

2011年8月7日〈日〉

Khara Airikh 河谷營地 ─ 橫越阿爾泰山



昨天因為馬鞍太薄的關係,幾位團友都有“忽必烈”─pat pat損了的痛苦,於是大家各施各法救臀,有團友以充氣枕頭放進褲後作墊,有團友就以紙巾、手套等製成坐墊,登時變了40吋巨臀,我用了…厚襪子作墊,所以,做不到豪華臀。

昨天下午開始可以自騎活動,那份自由、在草原策騎奔馳的感覺,興奮得真是難以形容。只要以腳輕踢馬肚,馬兒便會向前跑,拉緊馬疆,牠便乖乖的停下來,左手拉緊馬疆,馬兒便會向左轉,相反要轉右便拉緊右疆便可。不過,馬兒喜歡邊走邊吃草,又邊走邊疴,遇到過河又喜歡停下來喝水,除了疴之外,我們都要好有技巧的阻止牠們,否則會影響我們在馬背上的平衡。

今天我們要策騎上碎石大峭壁橫越阿爾泰山,以往行程,他們都是徒步登山,這次我們卻騎著馬兒而行,當然增添一分危險。





營內氣溫不算太冷,零下2度左右,

但我們的營都結了霜雪。




2011年9月3日星期六

外蒙古 ─ 第七天〈下〉 20110806

2011年8月6日〈六〉

登山口 ─ Khara Airikh 河谷營地



今天的路雖然不難走,但有馬兒的幫忙當然輕鬆不少。可是馬鞍墊太薄,害得pat pat大受罪,好痛啊!一大塊皮被刮傷了,明天一定要想個辦法。




騎著馬踏在這大草原上,

自由、奔放、一切一切都是多麼渺小,

從未想過可以感受這種生活,

難怪遊牧民族養成了這種無拘無速的豪邁性格。



外蒙古 ─ 第七天〈上〉 20110806

2011年8月6日〈六〉

登山口 ─ Khara Airikh 河谷營地

從今天開始,餘下三天我們都會騎馬而行,Agii知道我們大部份都是新手,所以,給我們一節簡單的騎馬課。

十分鐘的介紹,Agii便讓我們試上馬,踱步,可能這是最乖的一隻馬仔,大家控制馬匹都沒有難度。

起步了,很緊張,但並不是我們選擇馬匹,而是由馬伕選擇我們,可能是要配合身型,體重,以免馬匹負荷過重吧!

我的小馬是全身啡色,不過馬頸毛凌亂,別的馬兒的頸毛會平均分在兩旁,走起來很瀟灑的,但我的小馬的頸毛就聚在右面,我嘗試把它分開,但小馬好像很不高興。曾經聽貓頭說,上次有位女團友幫馬兒綁了一條噴水池的辮子在頭上,馬兒發脾氣,抗議不肯前進,要馬伕多番安慰才了事。我並不是嫌棄小馬的不羈,只是希望牠走起來帥一點而已,給我一張靚靚照!

起初馬伕都會拖著一些較頑皮的小馬或一些不願走的老馬而行,以免發生危險或拖慢行程。

一起步我們便要立刻跨越急流白水河,看河水淙淙而流,但當馬兒橫越的時候,大家都感覺到河水的急速,連馬兒每走一步都用力支撐身體與河水對抗,以免失平衡,我們坐在馬背上都有點兒驚慌,還說能夠平穩的在馬背上拍照嗎?



7:00起床,氣溫8度。

因為騎馬仔的關係,我們可遲一點出發。

這些傻瓜瓜的駱駝真可愛,

也是我們每朝早的魔盜王。



2011年8月31日星期三

外蒙古 ─ 第六天 20110805

2011年8月5日〈五〉

基地營 ─ 登山口


經過兩天雪山冰川的環抱,今天要徒步回到登山口了,得到第一天的經驗,我們把重裝都留給馬兒。


起步便沿著山路走,看不見了雪山冰川,拍照的吸引力當然大減,不過路就好走得多,大家越走越快,到逹了與馬匹約定會合的地方,馬兒竟然還未到,哈哈!原來我們徒步比馬皃跑得還快。

今天的行程十分輕鬆14:30已經回到營地,第一時間洗頭,呵呵呵!



6:30氣溫2度,如往日一樣,收拾好行裝,

便在營地取景。




2011年8月30日星期二

外蒙古 ─ 第五天〈下〉 20110804

2011年8月4日〈四〉

 Malchin Peak ─ 冰川



雖然未能夠成功攻頂,但卻給我們一次在冰川漫遊的機會,更是珍貴。





外蒙古 ─ 第五天〈上〉 20110804

2011年8月4日〈四〉

基地營(Base Camp) ─ Malchin Peak( 4050M ) ─ 冰川



雨,不停的陪伴了一晚。

今天預算由基地營( 3800M )登Malchin Peak( 4050M ),以山的高度來說登頂應該不難,但結果…

10:00出發,經過昨天的經驗,山水放棄帶5D登山,我們都只帶著與我們登過不少山峰的G10輕裝起步,但沿途的吸引又再次令我們遠離大隊,不過,以今天的輕裝的步伐,相信追上前隊也不會太難,所以,我們繼續享受被雪山環抱的感覺。

由基地營走到山腳的路程也要花上一小時,視線離開了左手面的Potaniin Glacier,前面卻是一座舖滿碎石的大山頭,眼見前隊團友走得頗是吃力,走兩步退一步,有幾位在不遠處停了下來了,年輕的小團友高山反應嗎?再走了兩個多小時,才走到3550M ,還未及一半路程,部分隊友還未追得及,仍然與我們有一段距離,Agii衡量時間之後,建議我們放棄攻頂,其他團友沒有反對,我們當然專重大家的決定,午餐後,13:30回程。

山水邊走邊咕嚕,我在他耳邊輕聲的說:「我們走快一點,去冰川。」,

他好像吃了解咕嚕藥,隨著我箭一般的走到山下,向女貓交待了,答應17:00 回營地,等著老爺和奶奶,四人便繼續出發享受我們的冰川之旅。



6:30,氣溫比昨天下降了,但仍不算冷。




2011年8月27日星期六

外蒙古 ─ 第四天〈下〉 20110803

2011年8月3日〈三〉

阿爾泰山國家公園登山口 (Altai Tavan Mt.) ─

基地營(Base Camp)


阿爾泰山有200個冰河,總面積不超過500平方公里。我們便是走在這個最大的高山和山谷冰河Potaniin冰川,全長19公里 ,面積50平方公里,貫穿五聖峰(Five Saints/Kings Peak)。蒙古冰河不厚,大概在25 -140公尺不等,現在大多數冰河都在衰退中。




山水已經大落後了,加油呀!



外蒙古 ─ 第四天〈上〉 20110803

2011年8月3日〈三〉

阿爾泰山國家公園登山口 (Altai Tavan Mt.) ─

基地營(Base Camp)




今天開始我們真正的6天原始之旅的第一天,貓頭的計劃是徒步環繞阿爾泰山走一圏,不過,也安排了4匹馬作不時之需。


我們就是沿著Alexander Glacier and Potaniin Glacier到Base Camp。這段路的風景之美可以用言語形容嗎?老實說,我找不到用詞了,真抱歉,就算是照片也未能實際的反映這幅無敵震撼的畫面。

  



2011年8月24日星期三

外蒙古 ─ 第三天〈下〉 20110802

2011年8月2日〈二〉


巴彥烏列蓋(Ulgii/Bayan Olgii) ─


阿爾泰山國家公園登山口 (Altai Tavan Mt.)

阿爾泰山的蒙古語是「金山」的意思,遠至漢朝已經在這裡採金礦,故得此名。

阿爾泰山山脈(Altai Tavan Bogd)其中出名的奈拉姆達勒山(Nairamdal Peak)〈友誼峰〉就是三國〈中國、俄羅斯及蒙古國〉的交匯點,被稱為世界交匯地。
                    

                    09:30向登山口出發




外蒙古 ─ 第三天〈上〉 20110802

2011年8月2日〈二〉


巴彥烏列蓋(Ulgii/Bayan Olgii) ─


阿爾泰山國家公園登山口 (Altai Tavan Mt.)


外蒙古的原始並非指他們生活於石器時代,而是指他們仍然存有的原始風土民情,純樸生活,他們同樣有電視機,只不過要以太陽能發電,可能儲滿一天的電力,才可以看幾小時吧!他們以曬乾的動物糞便作生火的燃料,我們生活在其中,除了工作人員帶備的幾罐石油氣外,每天到達營地後,他們都會到山頭收集動物糞便作燃料,有一天,下大雨,我們缺少了燃料,當晚的羊宴也要改期哩!

原始的風景─它不如新疆山區以電單車作交通工具,所有通訊互傳都可能只靠馬匹。看見他們馬背上的風采,無論成年人,老人,男人,女人,甚至小如4、5歲的小孩,都能一躍而上的騎在沒有馬鞍的馬背上,馳騁原野,跨越激流,我們只能以羨慕及讚賞的眼神來認同。

這裡沒有現代化的運輸工具,沒有車胎輾過草原的車輪痕跡;沒有排出的廢氣;沒有喧嘩的城市人;連拍出來照片的顏色都好像特別柔和,沒有了耀眼的燦爛色彩;山,便是完完整整的一座山,沒有被人類為它強行加上的腰帶─即繞著山腰開鑿行車山路而變成環山腰帶,要攀山越嶺,就只能靠自己雙腳或馬匹;這一切一切,就是我所感覺到的原始,就是這份原始的美。

            

         6:00,每天起床都第一時間拍下早上的氣溫,

                   今天不算冷。




2011年8月22日星期一

外蒙古 ─第二天〈下〉 20110801

2011年8月1日〈一〉

烏蘭巴托(UlaanBaatar) ─ 巴彥烏列蓋(Ulgii/Bayan Olgii)

繼續多走15分鐘,應該可以離開這段崎嶇不平的原野路,這4個多小時的車程給我的感覺就是“超震”,想在車內拍照,簡直是天方夜談,其中最後的一段草頭路更是彈上車頂,不過,還是享受的。





沿途所見原始地貌,非能以筆墨形容,

可以跑個多小時的車程也看不見一戶人家,

身邊只見七彩連綿的山轡,大遍青草地,

奶白色的河水,全都隨著車子往身後掠過。







外蒙古 ─ 第二天〈上〉 20110801

2011年8月1日〈一〉

烏蘭巴托(UlaanBaatar) ─ 巴彥烏列蓋(Ulgii/Bayan Olgii)

到外蒙古的首都烏蘭巴托或者到戈壁沙漠旅遊不會太難,因為可以由香港飛烏市,然後乘坐當地的交通工具─火車便可,火車的行車時間較密,所以,行程安排會比較容易。但我們要去的地方Ulgii,就要坐飛機才行了,而飛機班次就是最要商確的問題,夏天一星期只有兩班,每班40多人的螺旋槳機來回烏市,所以,機位十分緊張,而且,飛機班次隨時更改或延誤,在香港出發前我們的起飛時間就是改後了一天,故此,大家都十分懊惱,因為怕會打亂預先安排好的接駁行程。





7:30早餐



2011年8月19日星期五

外蒙古 ─ 第一天 20110731

2011年7月31日〈日〉

香港 ─ 烏蘭巴托(UlaanBaatar)

兩個月內先後遊新疆及蒙古,出發前友人曾詢問這兩處地方的風景會否大同小異,我覺得不同地方一定會有不同環境,而且,兩地的遊覽過程安排不同,最重要是,每次跟貓頭遊一定有難忘的旅程。

今日蒙古國是指外蒙古,但實際上「蒙古」是應該包括內蒙古。蒙古高原北半部係外蒙古,南半部就係內蒙古。

蒙古人自古就是中國的外族,而圍繞著成吉思汗的傳奇事蹟,就好像變成一個神話故事。十三世紀成吉思汗橫掃歐亞,蒙古人的帝國曾經是世界最大,面積甚至超過現在的俄羅斯。

1912年,外蒙古已經脫離大清帝國而獨立。1924年,外蒙古在蘇聯支持底下,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由於蒙古位於中國及俄國中間的敏感位置,所以,多年來兩國對於蒙古的主導權爭奪十分激烈。外蒙古接近俄國而受俄國影響較大,反之,內蒙古卻是中國的一部份。

蒙古國大部分都係山地或高原,平均海拔1600米 。夏天十分乾燥,冬天日子比夏天長。

蒙古94.9%人口係蒙古族,在烏蘭巴托見到的人多像相撲手模樣的蒙古人,其次的少數民族主要是哈薩克人。

蒙古也是世界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得1.91人。全國人口3百萬,2百萬住在烏蘭巴托,1百萬分佈各地。

很多朋友都會誤會蒙古國是中國的一部份,以為用普通話溝通,可是他們半句普通話也不懂,他們的語言是蒙古語及哈薩克語,找到一個英語通已經好難得。

 

10:00到達機場,第二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