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5日星期一

日本東北 ~ 珠寶山立石寺 20240219

 2024年2月19日 (一)

山形縣 ~ 蔵王山 ~ 山寺駅 ~ 
珠寶山立石寺/山寺 ~ 大石田駅 ~ 銀山莊

(立石寺:10:30 ~ 13:05,2小時35分)

離開蔵王山,開始第三天的神秘之旅。
第一站就是山形縣的人氣觀光點,
建於西元860年的立石寺/山寺

遊寺時,我們會不停的接觸到「芭蕉」兩個字,
原來「芭蕉」是知名俳句詩人— 松尾芭蕉
他曾在紀行文「奧之細道」中
歌詠在山寺的經驗,
寫出「天籟閑寂,蟬聲入山岩」此一知名詩句。

我們爬上長達1,015級的石階前往奥之院
這是經典參拜路線,
據稱爬上石階有如累積修行,
能讓煩惱消失。


#1  08:00,窗外的蔵王山



#2  極宏偉的山巒。


#3  雪山啊!


#4


#5  蔵王山…


#6


#7  09:27,到山形駅
昨天看不到雪怪,
今天在poster補償。


#8  10:28,由山形駅山寺駅
出車站便看見懸在山上的佛寺。


#9  位於日本東北的山形縣內,
「山寺」又稱為「寶珠山立石寺」。


#10   鎌倉時代(1185年~1333年)建造的山門。



#11  

「寶珠山立石寺」(以下簡稱山寺)為西元860年,由慈覺大師円仁創建的天台宗寺廟,整座山都是修業與信仰的場地,自古以來流傳著只要到此參拜就能斬斷惡緣的傳說。延伸至山頂的參拜道路,共1,015階石階梯組成,坡度頗大,沿路上還能見到許多大大小小的佛堂與佛塔。

一邊寫著俳句一邊在日本全國旅行的俳聖松尾芭蕉(1644年~1694年)曾在1689年來到山寺,山寺因此聲名大噪,當時在此寫出的名言『寂靜 蟬聲入岩石(閑さや 岩にしみ入る 蝉の声)』亦收錄在日本代表性遊記『奧之細道(おくのほそ道)』中,山寺境内有著刻著這句名言的俳句碑,以及芭蕉與弟子河合曾良(1649年~1710年)的銅像。(網上資料)

俳句,是由17音組成的日本定型短詩,從俳諧(誹諧)的首句演變而來。



#12  佛堂「根本中堂」,
堪稱日本最古老的櫸木建築物。
立石寺本堂。
內有慈覺大師製作的木造藥師如來坐佛

「根本中堂」坐落於山腳,而內部的「佛教永恆之火」據說自寺廟於 860 年初建開始一直燃燒至今。大堂以結實的櫸木建造而成,並普遍被認為是日本同類型建築中最古老的。(網上資料)

#13  祈福。


#14  「根本中堂」外的佛像,
「招福布袋尊」,
據說只要摸其肚皮或頭便會招福。


#15  「日枝神社鳥居」。


#16  東宮(大正天王)行啓紀念碑。
建於明治41年。


#17  出羽國山寺總鎮守。
立石寺的守護神社。


#18  「龜之甲石」,延壽之物。


#19  「御神輿殿」與「こけし塚(小芥子塚)」。
 こけし(小芥子),即芥子娃娃,
是日本一種傳統手工製作木製的鄉土玩偶,
這個塚是用來紀念那些被丟棄的小芥子。
(網上資料)


#20  導遊姐姐最喜愛的地方 ~ 
蓋御朱印。


#21  求籤。
把求得的籤文放入水中,
便會現出籤文。


#22  


#23  


#24  俳聖 松尾芭蕉


#25  及其子弟河合曾良


#26  「常行念佛堂」及「鐘樓」。
寫經念佛之所。


#27  「幸福之鐘」。


#28  立石寺的地圖。


#29  山門,鎌倉時代修建,有兩層門,
第一層門上有「關北靈窟」的牌匾。
入內還有一個「蟬聲入岩」的牌匾。
再入的左手面便是售票處,
成人300日圓。


#30   開始1,015級的石階前往五大堂
一級一步便可以消取煩惱。


#31  「姥堂」,
供奉「奪衣婆」,
負責看守陽間和陰間交界的「三途川」。

「三途川」,冥界的河名。又稱葬頭河、渡河、三瀨河、三塗川。傳説中,“三途河”是生界與死界的分界線。因為水流會根據死者生前的行為,而分成緩慢、普通和急速三種,故被稱為“三途”。
此處是天堂地獄的交界,上是天堂,下是地獄。用旁邊的巖清水清洗身心,換上新衣服上天堂,把舊的衣服供給「奪衣婆」。(網上資料)

#32  「空也塔」


#33  


#34  兩旁很多佛像。


#35  每隔不遠便有類似的木牌,
顯示與奧之院的距離。


#36  山寺是東北地區屈指可數的靈場。


#37  「四寸道」,得知當時建路的狹窄。
導遊姐姐說,當年她到這裡時,
兩邊路都舖滿厚厚的雪,
真的是舉步維艱。


#38  「座崖佛」。


#39  「蟬塚 / 蟬之墓」 ~ 
記有松尾芭蕉的俳句 ~
「蟬鳴聲聲靜入石」。
「蟬塚」是松尾芭蕉山寺
產生靈感的地點。



#40  「百丈岩」,
岩上建有「納經堂」、「開山堂」
及「五大堂」。


#41  山頭掛滿墓碑。


#42  「彌陀洞」,

「彌陀洞」,因為洞內後方風化的擬灰岩長壁上可以看出有「阿彌陀像」的模樣,因為有1丈6尺高(約4.5公尺),因此,被稱為「丈六的阿彌陀」,據說能看見佛像的人便擁有幸福了。
在「阿彌陀像」的中間部位(懷抱),嵌入的許多信眾陰刻的「岩塔婆」,意味死者來到阿彌陀的懷抱可進入佛國天堂。彌陀洞內,許多信眾將奉納的錢幣嵌滿石壁。 (網上資料)

#43  看見「阿彌陀像」嗎?


#44  


#45  「仁王門」。

「山寺第一景」「仁王門」,嘉永元年(1848)用櫸木重建的優美的仁王門,在左右放置的仁王尊像,傳說是由運慶的弟子所作,有邪念的人無法進入。(網上資料)


#46   這個環境真的很有古代風,
好喜歡!


#47  「仁王門」的介紹。


#48  隨了木雕外,
屋頂還有「千社扎」。

「千社札」,是在日本神社和寺院參拜用的,貼在天井和牆壁上的姓名貼紙。一般是紙質的,但也有木頭和金屬製成的千社札。江戶時代中期以後開始流行,後來逐漸發展處使用木板的制度。可以在神社、寺院、文具店和娛樂中心買到。(網上資料)


#49   櫸木重建的優美的「仁王門」,
在左右放置的仁王尊像。

仁王金剛力士,最著名的是兩大仁王,即民間信仰所謂的「哼哈二將」。


#50  全木雕的「仁王門」是最吸引的。


#51  全木雕。


#52  全木雕。


#53  全木雕。


#54  全木雕。


#55  有邪念的人無法進入。


#56  「性相院」,可以蓋御朱印。


#57  我們繼續向上行。


#58  「無量壽」,蓋御朱印。


#59  轉左便是「開山堂」、
「納經堂」及「五大堂」。
我們先直上去「奧之院」。


#60  好漂亮的木雕建築。


#61  「金乘院」。


#62  「最上義光公御靈屋」。

「最上義光公御靈屋」,在戰國混亂的年代,熱愛山形土地和人民的山形城第十一代城主「最上義光」公(1546~1614),為了出羽國的和平安定,修建了現在山形的基礎。在這裏供奉著他和家臣公10人的牌位。(網上資料)

#63  「最上義光公御靈屋」的簡介。



#64  「中性院」。


#65  蓋御朱印。


#66  「中性院」。

4座山内分院——「性相院」、「金乘院」、「中性院」、 「華藏院」。直到江户時代,寶珠山曾有12座小寺院,現在只留下4座。


#67  「一切經藏」。


#68  「奧之院」。

「奧之院」正式名為「如法堂」,奉有開山·慈覺大師中國修行時請來的「釋迦如來」和「多寶如來」的本尊,作為《石墨草筆》的寫經道場,在明治5年被重建。左側的大佛殿裏奉有高5米的金色「阿彌陀如來」像,每天都會舉行「卒塔婆」供養。(日本一種佛教化供具,用於日本祭祖、祭亡、布施餓鬼或莊嚴道場之用。)


#69  在大佛殿之前有一組用青銅
打造的巨大金色燈籠,
這也是日本三大燈籠之一。
(另外兩盞:在金刀比羅宮金華山黃金山神社)


#70  鐘樓。


#71  「奧之院」,牌匾寫著「靈鷲道場」。


#72  大佛殿正在維修。


#73  穿過膠板拍攝。


#74  「金燈籠」。


#75  祈福。


#76  三重小塔,高248公分,
是日本最小的三重塔。


#77  「華藏院」(觀音殿)。


#78  內藏一座三重塔。,


#79  俯瞰「中性院」。


#80


#81  「行啟山寺紀念殿」,
此建物通稱「行在所」。

「行啟山寺紀念殿」,此建物通稱「行在所」,主要是因為 1903 年 (明治 36 年),當時的皇太子 (後來的大正天皇) 到寶珠山 立石寺行啟 (參詣) 時所建,在這個可以一覽全寺的絕佳位置,為了皇室來參拜而建。(網上資料)

#82  「奧之院」全寺。


參拜完畢「奥之院」,「大佛殿」後,
接著到「開山堂」,「納經堂」與「五大堂」。


#83  先經過納經堂,
一座紅色的建築物。
「納經堂」的規模極小,
山寺最古之建物,
「立石寺」的衆徒在「奥之院」 (加法堂) 
所書寫經文都安置於此。


#84  「修業之岩場」,修行者地方,
因為太險,現在禁止一般人登上。


#85  位於釋迦峰山壁的「胎內堂」,
修業真艱難。


#86  「開山堂」,在「納經堂」旁。

「開山堂」位於「百丈岩」,為祭祀慈覚大師的廟所、由立石寺第六十五世情田和尚於 1851 年再建。堂内主要安奉慈覺大師尊像,以及千年不滅的「常香」。據說「開山堂」山崖下的入定窟就是大師長眠所在,當年慈覺大師逝世於比叡山,遺骸移至於此,頭部則留於比叡山。(網上資料)

#87  「開山堂」旁邊有一條小路,
可以登上「五大堂」。

「五大堂」為舞台造結構的建築,有大半伸出於懸崖邊,此堂是正徳 4 年 (1714 年) 再建造的、為祭祀「五大明王」、祈求天下泰平的道場。這座舞臺形式的木造道場突出在峭壁之上,三面環景視野極其開闊,圍欄邊總是站滿取景的遊客。(網上資料)


#88  登上「五大堂」,視野開揚,
環境優美。


#89  好美的山谷。


#90  美景在前,
心境開朗。


#91  屋頂也貼滿「千社扎」。


#92  500公尺高的「五大堂」遊人眾多。


#93  參觀了最後一站的「五大堂」,
要下山了。


#94  回到優雅的「仁王門」。


#95  再經過「彌陀洞」,
看見「丈六的彌陀佛」嗎?


#96  下山經「拔苦門」離開。


#97  十六羅漢伽犀那尊者。


#98


#99  「立石寺本坊」。


#100  2小時半的立石寺歷史遊覽,
再回到山寺駅


#101  開山860年,不滅之法燈千百餘年。
松尾芭蕉名句中的
「空中古刹」“山寺”:
山形縣 宝珠山立石寺 



#102  13:50,回到山形駅
吃好味的山形牛作午餐。

昨天看雪,今天尋古蹟,
很好的安排啊!

吃飽後,
期待今天神秘之旅的第二站。

~ 待續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謝謝來訪得意Blog,喜歡收到我的回覆留言,請tick「通知我」的方格啦!If you would like to receive the notification of my reply, just simply tick the box at the right ab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