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 (五) (下)
上特勞恩 (Obertraun) ~
達克斯坦巨型冰洞 (Dachstein ice cave) ~
哈爾施塔特 (Hallstatt) ~
哈爾施塔特新教教堂(Evangelische Kirche) ~
哈爾施塔特天主教堂/聖麥可教堂 (Katholische Kirche) ~
人骨室 (Beinhaus) ~ 薩爾斯堡 (Salzburg)
(16:00 ~ 18:00,2小時)
哈爾施塔特 (Hallstatt)
被稱為「世界最美小鎮」,
這是奧地利一個必然要參觀的景點。
我們帶著無限期望的心情,
結果,這裡優美的景色,
完全沒有令我們失望,
這個小鎮真的很美…
1- 小鎮可以經水路或陸路到達。
奧地利的哈爾施塔特 (Hallstatt),被稱為「世界最美小鎮」,一個位於四面環山湖邊的小鎮,小鎮的發展是源於鹽礦業。哈爾施塔特旁邊的山於7000年已有開採鹽礦的歷史,是世界最古老的鹽礦之一,在2010年停止作業並改造為觀光景點,鹽礦的存在也引證小鎮很早已經有人居住。
1750年,一場災難性大火毀壞了哈爾施塔特市中心的大部分中世紀建築,重建後的建築深受晚期巴洛克藝術影響,今天,這一風格依然是該城鎮的特色。(網上資料)
2- 踏入小鎮立即被鎮上的
建築物所吸引。
3- 有日本加歐洲的色彩。
4- 小鎮不大,
位於哈修塔特湖湖畔,
海拔高度511米,
總面積為59.8平方千米,
總人口約為734人。
5- 房屋設計很有特色。
6- 花,當然是必然的襯托物。
7-
8- 鎮上遊客很多,
但也不致大嘈吵。
9- 偏向巴洛克藝術的色彩。
10- 窗花及圍欄都是精心雕塑。
11-
12- 對岸是碉堡式的建築。
13- 由於小鎮不大,
住宿點不多,
要住在小鎮上不容易,
大部分遊客都是即日遊覽。
14- 小鎮給我的感覺是
整齊簡潔。
15- 哈爾施塔特湖畔的景色美得很。
16- 海拔高度511米的小鎮。
17- 樹屋。
18- 小鎮不大,但總是拍不完。
19-
20- 好美…
21- 每間房子都有特色。
22- 小鎮四面環山,
前面是哈爾施塔特湖。
23- 餐廳的桌子不多。
24- 處處倒影。
25- 沒有光線時,
卻帶著一絲幽幽感。
26- 陽光來了,充滿活力。
27- 簡單的一座小碼頭,
都十分有線條美。
28- 也可以選擇在湖上泛舟。
29- 這座建築也很有線條美。
30- 如一座山城。
31- 幽靜。
32- 向上行的話有行山的步道。
33- 線條是巴洛克式建築的要素。
巴洛克風格強調流動感、
戲劇性、誇張性等特點,
常採用富於動態感的造型要素,
如曲線、斜線等。
34- 這座是世界文化遺產博物館。
哈爾斯塔特世界文化遺產博物館靠近集市廣場,改造自一棟作為鹽庫的歷史建築,收藏了大量哈修塔特遺址和鹽礦的考古發現,展示了哈修塔特的歷史和鹽礦開採,其中有不少珍貴的文物。
35- 哈爾施塔特新教教堂
(Evangelische Kirche),
又稱基督教堂。
36- 集市廣場(Marktplatz),
有德國小鎮的影子。
集市廣場(Marktplatz)是哈修塔特城鎮的中心位置,也是當地人生活的中心,其歷史可追溯至14世紀。廣場上有噴泉和三位一體聖柱雕塑,周圍環繞著五顏六色的房屋,且有不少紀念品商店、餐館和咖啡廳。
37- 集市廣場(Marktplatz),
遊人休息的好地方。
好美啊!
38- 小巷帶我們向上。
到半山上的哈爾施塔特天主教堂
(Katholische Kirche)。
39- 哈爾施塔特天主教堂
(Katholische Kirche),
又稱聖麥可教堂、骸骨教堂。
40- 教堂關門了。
41- 也是線條的美。
42- 教堂後院是哈爾施塔特公墓,
每個墳墓上方都放有十字架,
由於墓地過小,每隔十年,
埋下的屍骨都會被挖出並放入骨室內。
(網上資料)
43- 院友們都要打卡。
與哈爾施塔特新教教堂(基督教堂)合照。
一個小鎮有天主教堂,
也有基督教堂。
44- 哈爾施塔特新教教堂
(Evangelische Kirche),
又稱基督教堂。
打完卡,回頭到人骨室(Beinhaus),
又稱骨屋、骨庫。
45- 人骨室(Beinhaus),
入內參觀每位2歐羅。
人骨室(Beinhaus),又稱骨屋、骨庫,是天主教堂旁邊的木屋,裡面擺放有大量骸骨和彩繪頭骨。當現有墳墓被重新用於新墓葬時,頭骨和骨頭會從墳墓轉移到骨庫中,頭骨被繪上裝飾畫和銘文以供辨認。由於鎮上空地不足,收集骸骨已成為一種習俗,且被安置在人骨室中的遺骸只佔死者人口的一小部分。 (網上資料)
46- 初見人骨室真的有點不自然。
47- 據說每一種圖案都有獨特意涵:
橡樹葉代表光榮、
月桂枝葉代表勝利、
常春藤代表生命、
玫瑰花代表愛… (網上資料)
48- 哈爾施塔特天主教堂
(Katholische Kirche)的後園,
前面是公墓,
黑色屋是人骨室。
49- 開始去找地標景點,
找尋網上舖天蓋地的美照。
50- 哈爾施塔特新教教堂
(Evangelische Kirche),
又稱基督教堂。
51- 找到了,留哥帶我們去地標景點。
52- 只要在網上找尋Hallstatt
便會見到這張照片。
53- 繼續影…
這裡真的很美…
54- 再向前行,
看看有沒有新景點。
55- 還是這裡是最美…最美的。
56- 在哈爾施塔特新教教堂
(Evangelische Kirche) 襯托下,
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57- 屋頂的黑公雞。
58- 小鎮的建築真的很美。
59- 好搶眼的新教教堂。
小小的一個鎮,
竟然有一座天主教堂
及一座基督教堂。
60- 哈爾施塔特天主教堂/聖麥可教堂
(Katholische Kirche)。
這座大塔是 1320 年之前
建造的唯一倖存的部分。
哈爾施塔特天主教堂(Katholische Kirche),又稱聖麥可教堂、骸骨教堂,位於哈修塔特半山腰處,為哈修塔特第一座教堂,也是哥德式建築的典範,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2世紀。教堂後院是哈修塔特公墓,每個墳墓上方都放有十字架,由於墓地過小,每隔十年,埋下的屍骨都會被挖出並放入骨室內。
奧地利哈爾施塔特的天主教堂,該堂歷史可追溯到1150年,第二座教堂建於1320年,為羅馬式建築。目前的教堂於1505年竣工,這座大塔是 1320 年之前建造的唯一倖存的部分。
(網上資料)
61- 17:23,開始回程了,
我們選擇沿海邊回去。
62- 哈爾施塔特新教教堂(基督教堂)
(Evangelische Kirche) 的正面。
經過300多年的舉事才能建成的教堂。
63- 又一間美麗的建築物。
64- 悠閒、寧靜。
哈爾施塔特新教教堂(Evangelische Kirche),又稱基督教堂,位於哈修塔特湖湖邊,建於1863年,是奧地利福音教會的祈禱堂,也是哈修塔特的標誌性建築。(網上資料)
65- 1560年新教傳入哈爾施塔特,
經過225年的舉事,
於1785年才落成一座祈禱室。
直至1863年,才成功建成新教教堂。
66- 七彩小屋。
67- 再次見到博物館
及天主教堂。
68- 美麗的集市廣場(Marktplatz)。
69- 街頭掠影。
70- 銘文上是記載約瑟夫一世
和西西公主於8月19日在這裡訂婚,
並得到林茨主教的祝賀。
71- 哈爾斯塔特世界遺產博物館的入口,
寫著「歷史之門」及
「7000年穿越時空的旅程」。
72- 不捨得離開啊!
可惜時間不早!
73- 夢幻的小鎮,
很多影片取景的地方。
74- 18:00,天鵝也來送行。
昨天得到留哥的介紹,
覺得團餐真不錯,
所以我們沒有多考慮,
決定吃團餐。
75- 19:30,到達薩爾斯堡,
我們又超時了,
因為留哥每天包車只是10小時,
超一小時一車要補50歐元,
但我們兩天都超時,
留哥說不用算,開心便好了。
留哥真的好。
76- 賣相很好。
77- 七餸一湯。
78- 少油、少鹽、不辣。
79-
80- 多菜。
81-
82-
今天兩個景點實在太棒了,
第一次探察這麽大的冰洞,
洞外的溫度接近攝氏35度,
而洞內是零度,真的好刺激。
在網上見到的美麗照片,
今天可以親身的走入這個童話世界的小鎮,
遊客雖然多,
但在小鎮內仍然感覺到寧靜、
美麗線條式的建築、歷史的痕跡,
如果可以住上一個晚上會更賞心樂事。
~ 待續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謝謝來訪得意Blog,喜歡收到我的回覆留言,請tick「通知我」的方格啦!If you would like to receive the notification of my reply, just simply tick the box at the right ab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