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8日星期日

美國 下羚羊峽谷 Lower Antelope 20180603

 2018年6月3日 (日)

佩吉市/ Page ~下羚羊谷/Lower Antelope ~ 
馬蹄灣/Horseshoe Bend ~ 
格倫大峽谷/Glen Canyon ~ 
格倫峽谷大壩/Glen Canyon Dam ~ 
鮑維爾湖/Lake Powell

(10:00 ~ 18:00,8小時)


5個人在大峽谷底 (Grand Canyon) 行了7天,揹著50磅的背包,在攝氏50度的高溫之下,完成了夢一般的大峽谷之旅。昨天由谷底攀回至北緣,再由北緣駕長途車到達佩吉市 (Page) 與第二段行程的院友會合,與大家分享了大峽谷底的歷程,清潔了前幾天的露營用具,舒舒服服的休息了一個晚上,今天再次出發。

佩吉市 (Page)是亞利桑那州 (Arizona)可可尼諾縣 (Coconino County) 的一個城市,市內最著名的景點有:上、下羚羊 (Upper and Lower Antelope),馬蹄灣 (Horse Bend),格倫峽谷大壩 (Glen Canyon Dam),鮑維爾湖 (Lake Powell) 等等…。

因為上羚羊谷的門票較為緊張,所以,在香港起程前我們請美國親友幫忙訂了明天上羚羊峽谷的門票。故此,今天先遊下羚羊峽谷。

早餐後,我們到市中心的旅遊公司購買下羚羊谷的門票,剛好10:30團有位,旅行社提醒我們需要提早30分鐘到集合點辦理入谷手續。我們立即要出發了。


#1  10:30,十多分鐘車程到達集合點。
下羚羊谷 (Lower Antelope Canyon)。


#2  辦好手續,我們被安排
一位印第安人導遊帶我們遊覽。
他是納瓦荷人 (Navajo),
是美國餘下最多的土著民族,
估計有30萬人。


印第安人是美國的原居民。

美國在哥倫布沒有發現新大陸之前,印第安人就在美洲大陸居住,而且準備創造自己的文明。卻因為「清教徒」在自己國家受到迫害,對英國嚴酷的社會現實不滿,而逃至美洲大陸。

當時「清教徒」得到土著的印第安人幫助,在美洲定居下來。但這些新移民在美洲開始建立殖民地,更從非洲搶奪一些黑人回來做奴隸。歐洲移居這裡殖民地的人種很多,除了本土的印第安人,還有黑人、德國人、荷蘭人、法國人、瑞典人、瑞士人、愛爾蘭人及最多的英國人。

新來的殖民者為了掠奪土地,肆意屠殺印第安人,因為印第安人的勇猛不屈精神,新殖民地者凶狠的殘殺他們。什麽「頭皮政策」,即每取得一個印第安人的頭皮便會得到獎金,包括女人及嬰孩,目的是要殺害印第安人,真的殘忍至極點。

後來,更為了開拓疆土,把印第安人驅逐出原居地,實行種族隔離和迫害。印第安人被趕至偏僻貧瘠的山地或沙漠地帶,稱之為「印第安人保留地」,他們只能靠獵野牛為生。

新殖民者為了滅絕印第安人,更以武力攻擊他們,由於印第安人反抗,新殖民者以斷絕食糧及生活必需品,更直接滅絕野牛,以致印第安人彈盡糧絕,只好留在保留地被圈養。

美國政府開始建軍日,屠殺及剿滅可憐的印第安人便成為了他們的任務。

1779年,喬治華盛頓說:「(假如)將廢物(指印第安人)放到所有定居點附近,那麽整個國家將不僅是泛濫成災,而是被摧毀了。」「在所有印第安人居留地被有效催毀前不要聽取任何和平的建議。」華盛頓在把印第安人和狼的相比,認為「兩者都是掠奪的野獸,僅在形狀上不同。」華盛頓的軍士們還從印第安人的死屍上剝皮,「從臀部往下剝皮,這樣可以製作出高的或可以並腿而長的長統靴來。」這些滅絕人性的說話竟然出自這些大總統的口中。

當時被美國選為「傑出的民主領袖」之一,就是提出「所有人都是生而平等的」天賦人權說的美國《獨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斐遜,於1803年上任後,更開始大規模的屠殺印第安人,更說「美國人必需追滅絕印第安人或者將他們驅趕到我們不去的地方。」這種屠殺行為直至1892年,差不多達整個世紀。還說什麽人生下來是平等的?還說什麽自由民主呢?

19世紀60年代,特別是美國內戰結束後,美國人根據林肯頒佈的《宅地法》屠殺印第安人的行為達到最高點,許多印第安人村莊一夜間變成鬼域。1862年,林肯總統下令絞死了明尼蘇達曼卡托地區的38個酋長。這些被絞死的人大部分都是他們部落的神職人員和政治領袖,林肯總統有意製造了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冤殺死刑。

經過長期的征戰及屠殺結果,據美國一些誠實、嚴謹的學者在20世紀末,依據史料重新做出的推算,從哥倫布於1492年發現美洲新大陸時,美國境內居住的印第安人總人口應在3000萬至一億之間。到20世紀70年代,被迫分散聚居在美國窮鄉僻壤「保留地」內的印第安人總人口還剩下不到80萬人。他們何等的殘暴去掠奪印第安人的國土。(網上資料)

看完這些歷史資料,真的很心酸,一個實實在在恩將仇報、可悲的故事。以前看的牛仔打印第安人影片時都會覺得印第安人是壞人,搶火車、殺白人,原來他們才是被欺壓的一群。一些從前被譽為偉大的領袖、總統,原來都是美麗謊言下的包裝品。以上的內容都是簡略描述了印第安人被欺凌的一小片段,真正的過程一定會很殘忍,相信是慘不忍睹。

羚羊峽谷,
這些偏僻貧瘠的山地或沙漠地帶,
就是新殖民者安排給印第安人的保留地。

生命力強的印第安人,
在這些窮瘠地方開發了引人入勝的旅遊,
所以,這裡的工作人員都是印第安人。


#3   荒蕪地帶,
卻有神級的景觀。

羚羊峽谷被稱為「上帝撫摸過的地方」,罅隙、赤紅色的岩壁把峽谷變得神秘夢幻。峽谷分為上、下羚羊峽谷,兩峽谷相距10多分鐘車程。

其實兩個峽谷都是河床,夏天洪水來的時候會經過上羚羊峽谷。上羚羊峽谷在地面上,而下羚羊峽谷伸延至地底。

下羚羊峽谷,在納瓦荷 (Navajo) 語為「Hasdeztwazi」意為「拱狀的螺旋石」,全長約400米。


#4  赤紅色的土地。

入峽谷一定要有安排的導遊帶領,
以控制遊客在谷內逗留的時間。
因為遊客實在太多了。

遊下羚羊峽谷的最佳時間是09:00 ~ 10:00,
因為這是光線透入谷內最美的時刻。
峽谷內狹窄,
所以,規定遊峽谷時不可以架腳架,
也不可以帶大背包。
但遊客也可以參加特別團,
當然價錢是特別貴的尊業遊覽團,
這類團有尊業導遊帶領,
可以架腳架在特定位置拍攝。
不過,這類團真的一位難求。


#5  入口地方。


#6  入口經過一條長陡鐵梯而下,
跟著便是狹長迂迴的石壁。
赤紅色的岩壁呈現眼前。


#7  陡直的鐵梯而下。


#8   峽谷內狹窄,
頂部層層疊疊的岩石,
陽光在罅隙中透入。
如飛鷹。


#9  


#10  抬起頭的人面。


#11  岩壁上的紋理很美麗。


#12  峽谷內只靠罅隙的陽光。


#13  不規則的岩石,
做出不同的形態。


#14  


#15


#16  峽谷內迂迴曲折,
上上落落。


#17  真的很美。


#18


#19  


#20  互相穿梭。


#21  陽光下,透出不同顏色。


#22  好美的紋理。


#23  柔和的色調。


#24  強烈的對比。


#25  導遊、遊人不停迫我們前進。


#26 我們好少理,繼續影。


#27  柔和的顏色。


#28  形狀很特別。


#29   三重色彩。


#30  狹窄迂迴的下羚羊。


#31   飛鷹。


#32  神秘的色彩。


#33  如紗線一般。


#34  十分吸引的岩壁。


#35  人面。


#36   美麗的線條。


#37


#38   好美。


#39  砂岩組成的羚羊谷,
是由侵蝕形成,
主要是暴洪,
還有風蝕。


#40   夏天的雨水氾濫,
很多時候令羚羊谷發生水災,
所以,天氣不佳,
便會嚴禁進入。


#41  藝術品


#42


#43


#44  著名的峽谷光柱,
我們不是在最佳陽光入谷,
只能影到這條光柱。


#45  峽谷光柱。


#46  怪異。


#47  大耳朵。


#48  又要攀上鐵梯,出口。


#49   導遊哥哥叫我們取出手機,
特別是 I-phone,
因為可以拍出特別效果。


#50   手機特別色彩。


#51  手機特別色彩。


#52  手機特別色彩。


#53  手機特別色彩。


#54  手機特別色彩。


#55  手機特別色彩。


#56  手機特別色彩。


#57  手機特別色彩。


#58  手機特別色彩。


#59  手機特別色彩。


#60  手機特別色彩。


#61  手機特別色彩。


#62  手機特別色彩。


#63   出口。


#64  11:48,一個多小時遊覽,
開開心心的離開。


#65   徒步回到停車場,
約10分鐘路程。

下羚羊峽谷 (Lower Antelope Canyon) 的入谷提示:

1. 遊客比上羚羊谷較少,但仍然很多遊人。

2. 位於地底,長度比上羚羊峽谷長2 -3 倍,需要上上落落。

3. 峽谷 V-Sharp 狀,透入的光線較多,也較柔和。

4. 地形迂迴曲折,岩層多變。四季佳宜。

5. 最佳入谷時間是09:00 ~ 10:00,光線最美。 
  
6. 可由停車場徒步至入口。
 
#66   12:56 離開下羚羊峽谷,
 也是午飯時間了。


#67  美國一人份量餐,
對於我來說實在太多了。


吃飽午餐,
開始第二站旅程。

馬蹄灣 (Horseshoe Bend),
屬於格倫大峽谷 (Glen Canyon) 的一小段,
也是科羅拉多河 (Colorado River) 在
亞利桑那州 (Arizona) 境內的一段 “U”形河道,
因為河灣環繞巨岩轉彎,
狀似馬蹄,故此稱為「馬蹄灣」,
也有稱「科羅拉多河的大轉彎」。


#68  13:45,
馬蹄灣距離羚羊谷約10分鐘車程。
泊好車,我們便隨著人群進入峽谷。


#69   被侵蝕的地質,
如水瀉地的樣子。


#70  氣勢不凡。


#71  一大片荒地。


#72  看著這些被侵蝕的地形,
深感科羅拉多河的威力。


#73  這個峽谷被切割的形態與
大峽谷底有點不同,
大峽谷底的岩層比較年老。


#74   科羅拉多河。


#75   有著波浪的水線紋。


#76   一線線圈的水紋。


#77


#78  好宏偉啊!


#79  儈子手是科羅拉多河,
把土地變成彎彎曲曲的峽谷。


#80   水力、風化侵蝕的土地。


#81  我們走上走落,
感受這片大自然的赤土。


#82  格倫大峽谷。


#83   美麗的大自然。


#84   格倫峽谷大壩 (Glen Canyon Dam)。


#85  遊人眾多。

由停車場沒有一條明顯的步徑前往馬蹄灣,
大約行4分3公里走上走落赤土路,
便會到達馬蹄灣的觀景台。
這裡沒有圍欄,
岩層都是砂岩,
踏空了便會跌下305米的懸崖下。
所以,要小心,特別是攝影發燒友,
不要只顧拍照而忘卻危險。

在觀景台上可以看見270度彎度的科羅拉多河,
壯觀的大自然又真的會令人忘情。

#86   馬蹄灣的觀景台。

這裡的岩層稱為納瓦荷砂岩 (Navajo Sandstone),
是美國最大的砂岩岩層,
由侏羅紀時代 (Jurassic Age) 的沙丘組成,
岩層由北亞利桑那伸展至懷俄明州 (Wyoming),
最厚的位置有610米,
砂岩本身很堅硬,
但接近崖邊的岩層便要小心,
因為經風吹雨打,
底層侵蝕嚴重,
有隨時崩塌的危險。


#87  “270度彎度的科羅拉多河”,
好美!
科羅拉多河,這位儈子手,
真的令人又愛又恨。


#88   好偉大的傑作,
經歷了多少年才形成的藝術品呢?


#89  遊人都各自找尋最佳位置。


#90  被科羅拉多河侵蝕而成的峽谷。


#91  居高臨下。


#92  侵蝕程度與大峽谷不同。


#93

今天最後一個行程是鮑維爾湖 (Lake Powell)。

鮑維爾湖是科羅拉多河上的一座水庫,
由格倫峽谷大壩儲水而成,
以庫容量計算是美國第二大水庫。
而水庫名字來自探險家鮑維爾,
稱之鮑維爾湖 (Lake Powell)。


#94   16:45,鮑維爾湖 (Lake Powell)。


#95  有很多湖上的水上活動。


#96   也有遊人在游泳。


#97  由於氣候變化,
科羅拉多河盆地變得乾旱,
湖水只有最高峰時的一半。


#98   湖水及天色都很美。


#99  湖上泊滿觀光船。


#100


#101


#102  好像一張地圖。


#103


#104  兩位院友在玩什麽呢?

在鮑維爾湖遊玩了一會,
時間還早,
院友提議到超市買今晚的晚餐,
只要不需要我煮及洗,
我沒問題。

原來我們的組合中,
找廚師及清洗部是沒難度,
真幸福。

#105  17:36,買了晚餐回到民宿。


#106  今晚的主菜。


#107   兩位清潔部的院友。


#108  春生大哥,是大峽谷底7天的領隊,
謝謝你,記得來香港找我們啊!
今晚慶功宴後,便說再見了。


我們8個人住了整間民宿,
民宿有地牢、有後花園,
房間十分足夠。

#109  21:50,院友紅要先回香港,
我們與她導別,
相信她一定會依依不捨。


#110   民宿很清潔,
設備也算齊全,
交收也很方便,
主人在我們入住前
把門鎖密碼電郵給我們,
自助Check In。


我們8個人訂了一部10人車,
沿途訂了4間民宿住12晚,
行程有一定的規劃,
但也是隨遇而安。

由今天的下羚羊峽谷及馬蹄峽,
展開美國自駕遊之旅。

~  待續 ~




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底熱鍋長征之旅:


2 則留言:

  1. 好美, 天氣又靚!
    只知道林肯和傑斐遜的偉績, 卻不知其中的黑暗史, 教科書的內容確是有限

    回覆刪除

謝謝來訪得意Blog,喜歡收到我的回覆留言,請tick「通知我」的方格啦!If you would like to receive the notification of my reply, just simply tick the box at the right above.